日前,第五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发布了《中风孤岛指数》报告,首次对中风人群的生存状况进行剖析。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燕铁斌教授在解读《中风孤岛指数》时介绍,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200万,每年因中风死亡的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2.45%,中风已成为中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
中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孤岛”症候。所谓“孤岛”症候,是指一个人因身心的转折变化,因而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孤独无助感。在1346名被调查者中,孤岛指数三级或以上者达到75%,而一旦中风孤岛指数达四级(重度)以上,患者容易出现轻生倾向。
燕铁斌指出,“一人中风,全家瘫痪”这句话表现了中风家庭的特点。“中风孤岛人群”常年要面对三大难题:经抢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超过70%常年饱受失语、偏瘫、偏盲等带来的痛苦,同时要面临肺部感染、褥疮、急性消化道出血、直肠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并发症,生活质量非常差;中风后,患者会觉得“自己成为拖累,形同废人”而产生沮丧、抑郁心理,在身体伤害外形成情感伤害。病人家属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中国内地每年因中风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由于中风后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需支出长期康复的高昂费用,令许多家庭的经济基础一夜坍塌。
抑郁症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中风入院后1~2周伴发抑郁的患者比例可高达41%,致使病人对治疗缺乏信心。加上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易并发感染,最终导致致残率、死亡率上升。
燕铁斌建议,中风患者应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正确面对疾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此外,中风康复期应坚持锻炼,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合适的体育项目。
家人除了要给予患者悉心照顾,营造良好的家庭治疗环境外,更要关注病人的精神状态,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羊城晚报》12.14胡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