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会儿我不把电视当回事,编完稿子,自己就去外地玩了。
2000年,我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陈虻在梅地亚酒店见了面。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
哟,中央台的人说话都这么牛么?我二十三四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时就已经有过了。”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他在烟雾里眯着眼看了我一会儿:“你来吧。”
我要做的这个节目叫“时空连线”,每天十六分钟的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我之前从没做过新闻,陈虻也没看过我在湖南卫视的节目,他只说了句:“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个女搭档。”
有天晚上有人打电话来,声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谈谈。”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挺像面试。后来才知道,白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
大家跟我聊,他只插空问了两个问题,就没再问什么,只说了一句:“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做好长跑的准备。”
第一期节目就惨败。是关于剖腹产的话题,我自己联系好医生、生孩子的人、社会学家,化好妆坐进去,几位台领导正从玻璃门外路过,看了一眼:“有点像小敬一丹。”陈虻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就代表认可啦。”
现场采访只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顺利结束了。那会儿我不把电视当回事,编完稿子,让同事帮忙剪片子送审,自己就去外地玩了。
放假回来,看办公室人的脸色,知道审片结果很不好。大家不好跟我转述最狠的话,只说已经这样了,你就把结尾再录一遍吧。
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入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我越听心底越冰,把结尾一改再改,但已无能为力。
(《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