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不哭不笑的医生,才能救更多人。
妻的眼睛不好,所以自从到美国,就常去看一位眼科名医。每次从诊所出来,妻都要抱怨:“找他看病看了十几年,还好像不认识似的,从来没笑过。”
有一天去餐馆,远远看见那位眼科医生,他居然在笑,还主动跟妻打招呼。妻开玩笑地说:“真稀奇,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笑呢!”
眼科医生凑到妻耳边,小声地说:“你想想,看病的时候我能笑吗?一笑、一颤,手一抖,雷射枪没瞄准,麻烦就大了。”
饭吃一半,那医生跑过来,举着杯敬妻。话匣子打了开来:“你知道在美国,医生自杀率最高的是哪一科吗?”他拍拍自己胸脯:“是眼科医生!”
他抬起红红的眼睛:“想想!揭开纱布,就是宣判。你为病人宣判,也为自己宣判。问题是,前一个手术才失败,下一个病人已经等着动刀,你能伤感吗?所以我从来不为成功的手术得意,也不为失败的手术伤心,我是不哭也不笑的。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科医生能做得长,也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睛看得清,使病人的眼睛能哭能笑。”
有一天在台上演讲时提到此事,才下台,就有一位老先生过来找我。他抗战时是军医,他拉着我的手说:“老弟啊!只有你亲身经历,才会相信。那时候,什么物资都缺,一大排伤兵等着动手术,抬上来,开刀,才开着,就死了。没人把尸首抬走,就往前一推,推下床去,换下一个伤兵上来。”我把眼睛瞪大了。
“是啊!”老先生很平静:“死人可以等,活人等不及啊!有时候手术台前面,堆了一堆尸体。救了不少,也死了不少。你能伤心吗?你有时间去哭吗?所以,只有不哭不笑的能撑得下去,只有不哭不笑的医生,能救更多人。”
某天,到同事家里做客,正逢他的女儿送男朋友出国,两个人哭哭啼啼,一副要死的样子。“年轻人,太爱了,一刻也分不开。”同事说,“只怕很快就要吹了。”“这算哪门子道理?”我笑道。“等着瞧!我看多了,愈分不开,变得愈快。”
果然,半年之后,听说两个人吹了。都不再伤心,都各自找到新的恋人。
最近,我渐渐了解到什么是“多情却似总无情”“情到浓时情转薄”,也渐渐感悟到什么是“太上忘情”“情到深处无怨尤。”
只有不喜不悲的人,才能当得起大喜大悲。也只有无所谓得失,不等待回音的人,能攀上人生的巅峰。
(《广州日报》12.18)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