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栽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由于覆膜可以控温保墒,在干旱地区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我国旱作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
随着覆膜栽培技术应用面积逐年增大,地膜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在不少地方,地膜被风化成指甲盖大小,根本无法捡拾”,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张玉辉表示,这些由聚乙烯制成的地膜本身无法降解,如果任由其大量残留在地里,很多年后这些农田就有可能无法再生长作物,“除非用筛子把所有用过地膜的土地筛一遍,才能把残膜全部清除干净!”
据农业环保部门初步统计,仅甘肃一省,2012年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2200万亩,地膜使用总量达到13万吨,而每亩地的地膜残留量最多达14公斤,最少的每亩也达5公斤。
生产这些农用塑料薄膜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几年,甘肃省探索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激励企业积极介入包括地膜在内的农膜回收,回收企业从农民手中买入废旧农膜用于再生,但这一方式仍无法解决超过30%超薄地膜的残留。其中的原因则是超薄地膜残片面积小,与根茬、泥土混杂在一起,清洗难度大,同时超薄地膜光照后自然风化,塑化性严重降低,几乎没有循环利用的价值。
多年从事废旧地膜污染研究的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副调研员李崇霄介绍,“由于地膜按重量销售,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这让超薄地膜在农资市场走俏。”
根据1992年制定的、现行国家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GB13735-1992),地膜厚度最低标准为0.008mm,加之标准中允许的偏差值,厚度在0.005mm甚至0.004mm的地膜也能合格流通。对此,李崇霄坦言,要想让超薄地膜彻底退出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国标”厚度,令农民方便回收,且回收后仍有再生利用价值,地膜就可以顺利进入回收再利用的循环链条中。
(《新华每日电讯》2012.12.23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