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银行的校园招聘面试名单上,赫然罗列着关系户的名字,将国企招聘中的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
被曝光的名单
那份名单先是低调地在招商银行的官网停留了不久,被下载截图后,又高调地登上了媒体的版面。它本来是招商银行济南分行2012-2013年校园招聘的第二次面试名单(俗称二面)的蓝本,罗列的人数超过400。
它从左到右的表格里依次标注着应聘者的姓名、年龄、毕业院校、应聘行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不同之处在于,那份名单中应聘者右侧的“推荐”一栏,45个标注里写着各种人名或职位。而其他数百个应聘者的那一栏则空空如也。
45人中,过半应聘者的推荐人来自银行系统。统计如下:“胡行长”一词出现了6次,“周行长”一词出现4次,“季行长”一词出现3次,“齐行长”一词出现2次。
仅仅是以推荐人来理解的话,那么推荐栏里的儿子、孩子等词汇让人费解,比如“郑某同学的孩子”。
资源就是生产力
招商银行的表现相当坦率。名单曝光当天,招商银行确认了这份名单的真实性。济南分行解释说,一名员工的疏忽使这份内部资料出现在官网上,属于“工作失误”。
但在金融圈内,大家更乐于谈论的是这次失误是多么低级,猜测着内部资料如何鬼使神差地搬到了招行官网上。
李雷分曾在一家银行管理过人事。据他介绍,通行的做法是不把这样的名单敲到电脑上的,而是用手写的方式,锁在人力资源部门某个抽屉里。他所在的银行里,那是“特殊人员名单”。
特殊人员名单上有银行的领导和各种领导的名字,其中也包括银行的重要客户。被推荐的应聘者会受到银行方面的照顾。“大家都这么做。这是一个行业特征”。金融界一个普遍认可的逻辑是,资源就是生产力。
因此,当政商领导的侄子或外孙出现在某个岗位上,或参与到某个大项目里,在金融界这些资深人士看来,并不奇怪。
日渐加剧的同业竞争导致了行业内拼爹态势的强化,用金融界的话语说,叫做拼资源。比如吸储,在一线城市,业务员每年的考核标准动辄上千万乃至几千万,拼不出资源的或无资源可拼的业务员很快会被淘汰。于是,每当校园招聘季到来,银行当然欢迎那些有资源的、将来能够完成任务并带来利润的应届毕业生。
形式上的公平感
在私下里,同情招行“躺着中枪”或“不太走运”的不乏其人。持此论者看来,名单曝光仅仅是场意外,仅仅是破坏了形式上的公平感。
杨珊为北京的一家招聘公司工作,与诸多国企有过合作。她的观察是,权力在国企招聘过程中的阴影在加深。
她把金融业、房地产,一些缀有“矿”或“金属”等字样的央企称为资源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在招聘时也会在乎面上的履历,但招聘完成后,内部人都知晓的“关系户”——那些与国土或者矿产部门的领导有关的人大多被录用了。对这些领导来说,是“塞进去”。对企业来说,是“养资源”。
北方的一家大型国企,一次应届招入了30个人,其中接近一半是拼爹进去的。他们到岗后大多不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预期。对企业而言,浪费了人力资源,无法形成贡献,而开除又不太可能。于是,“当资源养着”,成了企业的选择。
名单被曝光后的一周,在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应届毕业生的二面、三面紧锣密鼓完成了。99个被录用者名单公布在招商的官网上。从最后的录取结果看,45名“关系户”无人上榜。
(受访者为化名)
(《南方周末》2012.12.27 吴恩 习宜豪)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