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1月1日起推出高端探秘游线路,向游客选择性地开放6座此前未曾开放的陵寝。近日,记者踏雪逐一探访了即将开放的永陵、康陵、茂陵、泰陵、德陵和庆陵6座陵寝。
庆陵:唯一现存前后两处院落的陵寝
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朱常洛,神宗长子,在位时间仅有一个月,是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走入庆陵,最先注意到的便是将陵寝分割为前后两院的一道青砖泛黄的围墙,在后院,原本的牌楼式棂星门只剩下两根白色方形石柱。守陵人表示,中间的木质门梁和门槛多年前早已经被盗丢失。穿过明楼,在茂密的柏树枝叶间隐约可以见到一个由青砖垒砌而成的“冢”,据介绍,由于庆陵坡度比较小,因此这个突出的“冢”同样是庆陵区别于其他陵寝的特点之一。
康陵:特色城砖铭文吸引书法爱好者
康陵的主人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逝于豹房,享年31岁。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占地2.7万平方米。
康陵的前院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植被较少,看起来十分空旷。据守陵人介绍,2007年康陵曾经进行过一次修葺,连接前殿与宝楼的围墙十分完整。在一些残坏部分,由于墙皮脱落,反倒可以看到不同字迹和构图的城砖铭文,排式与篆刻方法各不相同,也因此在近些年吸引了不少书法爱好者要求参观。
德陵: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德陵始建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用时五年建成。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提到熹宗朱由校,不少人会联想到势倾朝野的太监魏忠贤。走进德陵,前殿的围墙被修补得十分齐整,三面环绕,从整齐的柱石处可以看出清代修整时面积有所减少的痕迹。
永陵:棂星门保存最完整
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仅次于长陵的一座陵寝,经过7至11年的经营,营建工作才大体告成。永陵不仅规模宏大,用料也十分讲究。
在明十三陵中,除去长陵之外,以永陵的占地面积最为广阔,宽200多米。除此之外,永陵还以独特的石结构著称,据守陵人介绍,特别是马道中少见的花斑石,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天然石料,不仅如此,陵寝中的十几棵白皮松也是永陵的“专利”。格外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其他陵寝连接前殿与宝楼之间的棂星门几乎全部损毁的情况,永陵的棂星门朱红与描花相间,现存同样十分完好。
泰陵:石柱历经风雨如今小心保存
泰陵为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孝康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的占地面积不是很大,穿过前殿,泰陵通向宝楼的围墙破损得十分严重,原本属于门上的“飞檐”已经完全消失,只剩下不少残砖断瓦。在泰陵的前院,堆了一地的石柱及栏杆十分醒目,据守陵人介绍,这些石柱曾经经历过多次战争和火灾烧毁,为了日后修复工作方便,防止偷盗,一直被小心地保存。
茂陵:院内百余古树生长依然茂盛
茂陵的主人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茂陵始建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至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建成,历时八个月。
2009年曾经过修葺,茂陵前殿的断壁上呈现出旧时泛黄的墙砖和新添加的青砖两种交叠的颜色,在不远处宝楼的墙砖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重新垒砌城墙的痕迹。与几乎全部破损的庆陵不同,茂陵的前殿在修复中几乎完整保留下来了三面墙壁,令人更容易从墙壁的宽度上揣测出损毁前的原貌。据护林员介绍,茂陵陵寝内的柏树为园区最多,大概一共有100多棵,最古老的柏树有600多年树龄,目前生长依然十分茂密。
(《北京青年报》2012.12.29 刘洋)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