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食用鱼翅这样的爱好,只是发生在小众的圈子里。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鱼翅的消费却开始大增。
某非营利性组织的项目官员易懿敏曾经前往广东沿海,对鱼翅贸易进行实地调查。她发现,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或地区被卷入到了鱼翅贸易之中,比如非洲、拉美、东南亚。而主要出口地均为中国。需要注意的是,产鲨地往往并没有捕猎、食用鲨鱼的传统,在近十年由于中国商人对鱼翅的收购,他们开始手工捕鲨。他们销售鱼翅的价格很低,而工业捕鲨的盛行却影响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据说在斯里兰卡,当地渔民售出湿鱼翅的价格是每斤5美元,但到了国内餐桌上,鱼翅价格翻了100多倍,差距巨大。”
渔民们获取鱼翅的方式被环保人士称之为“海上切鳍”:渔民为了保证有足够空间存放鱼翅,会将活的鲨鱼拉到渔船上,切下鱼鳍后再将鲨鱼重新扔回水中。失去鳍的鲨鱼便只能在水中随着血液流干慢慢死去或者饿死。
易懿敏还发现,许多鱼翅是通过非法贸易途径涌入国内的。这也导致难以获得及监测鱼翅贸易的真实数据。因此,必须加强对非法鱼翅贸易的打击。
好消息是,去年“两会”期间,中国许多企业家共同签署了《禁止公务宴请和消费鱼翅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去年7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给提案人的回函明确说明,将发文规定三年内将鱼翅淘汰出公务接待。
(《法制日报》1.12 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