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的评论家韩小蕙在编2012年度的最佳散文时有一个奇特的感受:去年的散文创作中,最好的几篇文章都不是散文家写的。不少散文家似乎还在醉心于锤炼语言和技巧,而一些非职业散文家却“应该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往往作出诸多新的探索。
韩小蕙记得很清楚,当时余秋雨的一系列文章发表之后,很多人并不认为它是散文,认为杨朔、峻青等老一辈写的才是正牌散文;但余秋雨毕竟写成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散文的半径也就扩大了。可惜,现在许多人认为余秋雨文化散文火了,读者认可,于是盲目跟风模仿,结果形成了新的“余秋雨体”散文。
面对散文的缺“新”,上海评论家刘绪源认为散文要“增容”,就连日记、书信、微博、影评、书评,也可以写成一流的散文,扩大散文的边界是散文的未来所在。
目前,国内不少文学名期刊逐渐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拒收“到此一游”式的散文。游记是散文类型的顶梁柱之一,不料今日竟演化成文学界的“公害”。这种散文是怎么产生的?一位作家说了实话:一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单位需要名人文化装点门面,组织作家到此参观一下,再给一点润笔费,然后请作家回来写篇文章。
刘绪源说,这种文章发表不出来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读者没有时间看一个作家浮光掠影式的抒情。一篇文章没有视野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就没有其作为散文存在的文学价值,“散文最怕的一点就是没话找话。一定要心里有话,非写不可”。
(《文汇报》1.17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