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朋友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记性差的情况,比如遇到熟人却一时叫不上对方的名字,提笔忘字,记不住电话号码等,许多老人及家属甚至是一些临床医生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糊涂、健忘是自然现象。
痴呆分为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前者存在遗传背景、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后者往往是脑血管意外或是长期脑供血不足所致。由于脑萎缩或是脑受损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对脑功能的影响和临床表现也不同,但疾病早期最多的表现是记忆力减退。
痴呆,在医学上的另一个术语叫认知功能障碍。所谓认知是人们对周围环境事物等的认识、感知,这些都是靠健全的脑功能来完成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容量会逐渐减少,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脑功能。资料显示,在60岁~65岁的老年群体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在5%左右,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高达30%~40%。而这些所谓老年痴呆已是疾病晚期,基本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而痴呆的早期病人,即我们所称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因症状不明显或是缺乏症状,病人、家属甚至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往往被疏漏。
目前对于中晚期的老年痴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最佳治疗时期是早期认知功能减退阶段。在此期得到有效治疗,可以起到预防、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效果。
在此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应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记忆力专项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得到最佳治疗。同时,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多用脑,多学习,适当锻炼,注重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家人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尤其是短时间内加重的表现,或是出现性格行为变化,就应尽早就医。
(《东方早报》1.12 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