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谁也没有想到,当年为日军偷袭提供准确情报的,竟是潜入夏威夷的一名年仅28岁的日本海军谍报员。
密令赴任夏威夷
“二战”初期,日本海军情报战的最大注意力即投在了夏威夷的珍珠港。这里是美国海、空军的主要基地之一,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为此,山本五十六要求军令部确保,在日、美交战之前,他手中必须掌握有关珍珠港的所有情报。凭着它们,在战端初启之时,就有可能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一举摧毁。
此前,山本五十六已力主在夏威夷派驻一个专门搜集情报并受过职业海军训练的情报人员。这一任务落在了日本海军军令部吉川猛夫的身上。
1940年5月的一天,日本海军军令部第三部(即情报部)五课课长山口大佐找到吉川说:“吉川君,要你去的地方是檀香山,你得到日本总领事馆做一个时期的馆员。你的任务,就是要摸清那里美国海军的动态……”为此,吉川努力学习有关美国舰船的知识。1941年3月,吉川猛夫接到密令,乘3月20日由横滨起航的“新田丸”赴夏威夷。
细节中获得情报
吉川到达当天,就叫了一辆出租车去城外兜风。经过一大片青葱的甘蔗园,就看到了珍珠港。出租车司机显然知道规矩,在快要接近珍珠港时,加快了车速:“这附近都属于军事禁区,不许随便看,经过的车子也不得慢行。”
吉川决心亲力亲为搜集情报。为了不露破绽,白天许多时候,吉川在总领事馆上班,没事时便出去转悠。一路上留心各种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细到珍珠港外垃圾箱数目的变更。他根据垃圾箱的增减,推断出某个时候内,大约有多少美国军舰入了港。一段时间后,他便能据此分析出美舰调遣的大概布局。
晚间,他常去酒吧寻找美国水兵一起喝酒。回到领事馆宿舍,他又拿起当天的地方报纸浏览:某军事基地施工现场的招工,某船舶的航行日程,与军方有关系的知名人士的来访……他都要剪下来研究。如此下来,吉川终于能正确地辨认出美军所有舰艇的名称。
5月12日,吉川猛夫向日本发出第一封电报,内容包括他掌握的珍珠港内舰艇停泊的情况。此外,吉川通过体验夏威夷传统的观光项目——坐小飞机环岛飞行,了解到当地气象、气流的情况。由此,他反复思忖——一旦发动进攻,从哪个方向进入珍珠港最为上策。
“战争爆发了!”
进入11月底,东京频繁地发出指令,吉川已得到某种暗示:开战之日迫在眉睫。
从5月12日起,吉川在210天里共发了177份电报。吉川将最后一封电文译成密码后回到宿舍,已是晚上9点多了。当吉川被女侍唤醒时,是7日早上7时三刻。不久,吉川便听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他赶紧看表——7时55分。吉川跑到外面,只见珍珠港上空浓烟滚滚,“战争爆发了!”
在前后两波、近两个小时的攻击里,日军共出动350余架飞机,以损失29架的代价,造成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绝大损失。
逃过追捕,遁入深山
开战之前,檀香山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始终相信,在夏威夷群岛存在着一支组织有序的“第五纵队”,以及在大多数日本侨民中都会有的“通敌分子”。直到惨剧发生后,FBI才怀疑曾进入他们视线、经常到珍珠港转悠的那个浪荡公子,正是造成这场惨剧的头号间谍!
然而,几次审讯下来,吉川始终坚持“不知道”、“不清楚”,而美方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无奈之下,四个月后,美方决定将吉川与日本驻美使领馆的全部人员一起遣返。回到日本后,吉川因功勋卓著,被晋升为大尉。但他却无心再干情报工作。他选择了在军令部做一名普通技工。
日本战败后,海军军令部第三部五课全体成员,均作为战犯遭到拘捕。吉川猛夫在要拘捕他的前一天逃亡。他遁入深山,自称碧舟居士,历访各地禅寺,或沿门托钵,或寄居古刹。五六年来,过的都是惨淡日子。直到1951年9月,同盟国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和《日美安全条约》,宣布不再追究逃匿战犯,吉川才从流亡的国东半岛回到松山市,从此以经销汽油为生。
(《同舟共进》2013年第1期 胡平)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