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饭桌上过度消费是“为了里子,争个面子”。但是,杯盘狼藉衬托下,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这个“里子”何在?在“最低消费”挟制下,健康发展文明进步的这个“面子”何在?10年前,“最低消费”刚一露头时,就有媒体和消费者提出要禁止它。10年来,“最低消费”不仅没有被禁止,而且还生生不息、再创新高。
“最低消费”抬高了消费门槛,因为商家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志强认为,商家追求暴利的心理让顾客变成了肆意宰割的对象,成为部分餐饮企业作出“最低消费”违法规定的根源。
“最低消费”屡禁不绝还有其存在的社会土壤:一方面在公款消费中表现突出的畸形消费刺激了“最低消费”现象;另一方面越来越离谱的“最低消费”现象又进一步助推了畸形的消费心态与消费方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指出,“最低消费”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追求奢侈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态,改变这种浪费奢靡之风,既迫在眉睫,更要多管齐下。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从文化层面开出了治理“最低消费”的“药方”——需要构建富裕时代的消费观、人生观和幸福观,建构一种健康并且能够持续的生活方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要治理公款消费中铺张浪费的现象,最根本的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
(《光明日报》1.25 张玉玲 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