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微博,引发20多万网友的情绪共振:工作怎么样、对象找到没、工资拿多少、房子买在哪儿……对于在外打拼的“漂一族”而言,亲友的“拷问”勾起了许多人久埋心底的焦虑,被视为“比春运更难熬过的年关”。铭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春节”烙印,在社会心态的沉浮中,正被重新诠释。
1月28日,《人民日报》综合郑轶、王雨琦、莫梓芫和新华社记者的报道,针对许多年轻人既盼回家,又怕回家的心态,指出,在这条通往团圆的归途上,任何压力、面子、纠结都是浮云,惟有亲情恒久留存,这就是过年回家的全部意义。
回家遭“拷问”压力大
这几天,一条“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配图微博走红网络。“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还抱过你呢!”这句开场白一出,立刻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春节拷问压力大,让不少年轻人“恐归”,宁肯在异乡独守孤独,只愿寻求一份清静和放松。“大家从心理上想回家,但又面临着现实压力,认为需要对家乡和父母有所交代。如果混得不好,过年往往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涛甫说。
长辈惯以“老例”指导晚辈
在教育咨询机构工作的万颖,虽然因为没交男友年年被唠叨,但依然能从容回答长辈的问题。“唠叨也是种善意关心嘛,很多长辈只是想找个话题,平时见不到面,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跟我们聊什么。”
“这背后折射出两代人的观念差异,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的想象是按部就班的,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径成家立业,而年轻人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如此解读。
网络放大负面情绪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用“旅行者困境”来形容“拷问症候群”和“春节恐归族”,“人们过年回家一般都是从大城市回到中小城市,家长对在外发展的孩子期望相当高,而很多青年人生活多有不如意,这便造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其实,类似“拷问”年年有,为何今年的牢骚特别多?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由于社交网络的勃兴,在无形中放大了大众的负面情绪。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负面情绪还可能衍生出扭曲的社会心态。
让过年回归亲情与团圆
“春节拷问”让一些年轻人为应付家人动起了歪脑筋。例如,明明是租车回家却宣称是自己购买。在淘宝网上,还催生出“过年出租男友、女友”的业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回家过年本就是一种习俗,为了面子和虚荣心,搞得节日喜庆都消失殆尽。“过年作秀”的背后,反映出当前社会不诚信的心态症结。
个人心态的自我调整,是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小章对“恐归族”的由衷建议。他劝诫年轻人不要为名利过多裹挟进急躁不安的生活,让价值观中只剩下输赢、成败。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