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到春节,中国人必做一件事:送礼,以夯实关系。在送礼日渐工具化、物质化、利益化的今天,人们为礼所累,为礼所困,礼厚情薄。我们正远离送礼的本意。
礼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汉字中,“礼”本意为“敬神”,到后来才演变为一种行为规范。每逢过年过节,男女老幼都参与到了送礼大军中,送父母,送亲戚,送领导,送客户。中国人最看重的人际关系、社会资源将在这时被归纳集中、提炼升华,并最终以礼品的形式呈现。
中国人每年在礼品上花费多少,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小鹏估计,至少也有8000亿元。
然而,送礼通常是不对等的,你送了我没还,或你送的多我还的少,于是就形成人情债。你收了礼觉得亏欠,替人办事,替人消灾。送礼变成了经济学那样的“学问”,讲投资回报,讲资源互补。
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美惠考察了中国式礼品经济的城乡分野。在她看来,城市礼品经济更偏向关系艺术,而农村更偏向人情礼物经济。“关系艺术更男性化,起着对国家再分配权力、对日常生活精细的调节和限制的颠覆破坏作用,它比人情更工具化、更强硬和政治化。人情则更‘女性化’,更人性化,带有自愿的性质。”
关系也好,经济也罢,在一个潜规则横行、监管形同虚设的社会中,“你送礼,我办事”成了社会运行的默认模式。其实,还是最好别把送礼当“学问”以保持其单纯性、民俗性。让人情的归人情,让廉政的归廉政吧。
(新浪博客 1.16 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