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年形式紧跟时尚 上海82岁的陈洁阿婆早在年前就排出一张“拜年计划表”。除夕一大早,从远在美国的女儿的拜年电话开始,她几乎是“煲电话”,亲戚朋友一个接一个,“中午饭都没空吃”;陈阿婆的儿子刘刚则在一旁忙着编发手机短信拜年;孙子虎子则对着手机说了声“祝大家新年快乐”,一会就听到一个回音说“拿红包来”,逗得全家哄堂大笑。“以前我还用电子贺卡和微博拜年,今年已经流行用微信语音拜年,拜年祝福吼一嗓子就成,多简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认为,拜年形式多样化,是民俗发展的表现。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反向过年”悄然兴起 近几年,不少在他乡工作的儿女开始将父母提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年轻人赶着春运高峰也要回家,就是为了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反向探亲父母虽然舟车劳顿,但相比之下是一种低成本的过节方式,父母还可以顺便旅游,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今年把父母从宁夏接到北京过年的白领王靖说。
晚辈给长辈压岁钱 如今在不少城市,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正成为一种时尚。在四川工作、回甘肃老家过年的李学成告诉记者,儿女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我和同事过年回家,不管钱多钱少都会为父母准备压岁钱,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草根闹春网民欢迎 “80后”李阳选择上视频网站看整合多台春晚看点的“春晚直播间”,“都是各家电视台的精华节目,比只看一台晚会有劲。”李阳的过年方式更多出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身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李天纲说:“年轻人选择新的过年方式不必担心,这不等于我们会把过年传统都磨灭掉。春晚为什么能坚守三十年?除了节目吸引人,其实是大家需要在一起守岁。中国人内心有一种顽强地与祖先在一起的意识,与家族群体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没被削弱。”
“80后”过年“留白” 早上串门拜年,下午在家待客,晚上逛庙会,传统过年方式,活动繁多,“满满当当,比上班还忙”。而对“80后”“90后”来说,给过年“留白”已成为新的流行。上海白领郁林选择去马尔代夫晒太阳,“看看书、潜潜水,过一个无所事事的春节,也算给自己节后的工作状态充充电。”对网友“富士山下”来说,“宅在家中看美剧过春节”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要是天气好就出门散散步,走到哪儿是哪儿,给节日留点白。”
李天纲认为,对民俗的坚守不会因活动形式的改变而减少,年轻人如何用新技术、好方式来表达自己过年的心情、传承过年的民俗,是全社会都需要关心的话题。
(《北京晚报》2.12)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