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8年3月29日起,我开始了“追寻毛泽东足迹”的活动。其间,行程15万华里,考察了1200多处毛泽东去过的地方。
饶丰书房的传说
1929年7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委,在闽西开始了险象环生的休养兼指导闽西工作的生活。期间,毛泽东曾在永定金丰大山中的一处竹寮住过。
2010年5月,我从永定县城来到岐岭乡政府,在文化站站长陈立坤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起伏不平的小山路朝金丰大山进发。
大约走了七八里路,我们先看了毛泽东住过的陈家华兴楼。这是处土楼,虽然房子还在,但陈家人已不在此居住。旁边就是“毛主席纪念亭”,实际是一座纪念馆。陈站长告诉我,毛泽东第一次到永定时就来到了金丰大山,认为这里是打游击和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第二次到金丰大山,虽为养病,也不忘工作。他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
当时敌人经常进行“清乡”、搜山,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地方干部决定请他转移到深山之中,并就地取材,盖了一个竹寮供他居住。这个竹寮约10平方米,基本条件俱全:有竹门,虽不足两尺宽;有竹框窗子,虽不足一个大草帽大;有竹床,虽宽不足1米、长不足2米;有竹桌,虽长不足2尺、宽不足1尺。毛泽东很满意,还挥笔在一块木牌上写下“饶丰书房”四个字,挂在门上。
在大山深处,我亲眼看到了这个竹寮。真难以想象,毛泽东1.83米的个头是怎样在这里住的!
一篇光辉著作的产生
寻乌县城马蹄岗有一座天主教堂,在当地很出名,是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征战赣南闽西时的驻地,现在已成为革命旧址,并利用这座小楼办起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院内有纪念馆办公室、红军医院旧址、毛泽东旧居等。主要建筑则是座天主教堂。这是一座二层中等规模的楼房,门的上额悬挂着“毛泽东旧居”的大牌子。1930年5月毛泽东第三次到寻乌,这次住了一个多月时间。其间,他在指导地方党组织和政权建设的同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调查研究。
在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毛泽东开了十几次调查会,还到田间、商号、学校、机关,与各方面人员接触,询问情况,核实问题,重点搞清了城市商业情况,土地分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定土地改革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依据。
后来,毛泽东把调查来的情况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取名《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他还写了一篇心得文章,题目叫《调查工作》,这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
在文章中,他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口号。这篇光辉著作在战争年代丢失,新中国成立后又找到了。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把它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后来补入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百年潮》2013年第2期 杨庆旺)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