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是欧洲人餐桌上的常客,不过,现在消费者下单之前也得三思,与“挂牛头卖马肉”相比,鱼肉以次充好的现象更甚。
走进比利时的超市,鱼类产品琳琅满目,绝大多数早已切割包装完毕。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根据鱼肉颜色和纹路难以判断种类,只能以标签为准。但是“问题马肉”的出现,告诉人们标签并不可信,事实也的确如此。
目前,欧洲市场上价格昂贵的鱼常常被便宜的“山寨货”代替。鳕鱼是最受西班牙人欢迎的鱼类之一,价格不菲。但在2011年就有报道指出,市场有众多“李鬼”鳕鱼,其中包括越南鲶鱼。虽然外观天差地别,但是经过一番加工后,多数顾客看到的只是白色的冷冻鱼块,只需更换一下标签,便“涨价”出售。而三文鱼很可能是鳟鱼,外行人基本难辨真假。
在欧洲的餐馆里,经过煎煮后的鱼排,浇上各式酱汁,顾客即便觉得口感不对,也多会归咎于厨师手艺,对其“品种”并不会深究。
马肉风波过后,欧盟层面一直强调“马肉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对于鱼肉,恐怕就不能轻易下此结论了。据调查,被标识为红鲷鱼的方头鱼,汞含量较高,不适宜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食用;而被标识为金枪鱼的蛇鲭鱼或者油甘鱼含有毒素,有可能引起严重腹泻。
眼下,鱼肉问题引起重视其实属于沾了马肉的光。但能否让欧盟尽早开始调查,从而反思现行的食品溯源体系和商标法规,制定更有效的“防火墙”,阻断这些食品风波的出现,一切还是未知数。
(《解放日报》2.23 王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