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曾外公蔡锷13岁中秀才,被誉为神童。17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此成为梁启超的得意门生。18岁留学日本时投笔从戎,立志军事救国。1911年领导云南新军成功举行起义,宣布云南独立,出任云南都督,两年后奉调进京。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曾外公巧计出京,回到云南发动护国起义,推翻了洪宪帝制。1916年,曾外公病逝于日本,被国葬于长沙岳麓山,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以短短34年的青春,谱写了一段辉煌的传奇。当国家历史与家族历史重合在一起时,记录和传承它们,便成为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蔡母王太夫人的故事
我的外公蔡端是蔡锷将军的长子。外公说,曾外公带兵跟袁世凯的军队打仗的消息传回老家后,蔡母王太夫人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儿媳和孙子孙女藏到深山,天黑以后才下山回家。天天如此,躲了几个月。
护国胜利后,不仅曾外公被誉为“再造共和第一人”,蔡母王太夫人也被奉为英雄母亲,居住在长沙新建的蔡公馆里,受到极高的礼遇。外公说,湖南历届地方官员对蔡母都有礼节性拜访,但老夫人一概拒绝。
蔡母教育孙子孙女要保持勤俭的家风,写过大字的纸上,还要在字里行间写上小字。一般人家里,晚上壶里的剩茶第二天就倒掉了,但在蔡家,剩茶一定要喝掉,不能浪费。1935年蔡母去世后,湖南省政府还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讣告中外。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于右任、李宗仁、何应钦等均致辞悼念。
“军事禁区”蔡公馆的故事
外公告诉我,长沙的蔡公馆可谓“军事禁区”。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整座长沙城都不得安宁。但不管哪一派的军阀控制长沙,都会派士兵保护蔡公馆。
我小的时候,外公讲得最多的是两件事:一个是曾外公准备出京反袁前夕,朋友劝他说,你现在身体有病,等治好了病再去打仗吧。曾外公说,等我把病治好了,老袁的帝位也坐稳了。另一件事是护国胜利以后,有人向曾外公道贺,称赞他立下了盖世奇功。曾外公摆摆手说这不算回事,打败外敌才算有功。对曾外公来说,护国之战不是殊荣,而是内耗。使无数本该为抵抗外敌而战的官兵死于内耗,这是令曾外公尤为痛心的。
所谓“锷凤恋”的故事
关于所谓的“锷凤恋”,外公笑言,那都是文艺家的创作。
曾外公有两位夫人。大夫人叫刘森英,曾外公七岁时便与四岁的曾外婆订了娃娃亲。直到1902年冬,留学日本的曾外公回国省亲,才正式成亲,婚后育有两个女儿。
云南独立后,曾外公只身到云南担任云南都督。他的僚属和朋友们觉得应该找个贤内助照顾他。经过牵线、撮合,曾外公迎娶了前清贡生潘廷权之女——19岁的潘蕙英。潘夫人育有两子一女。
外公说,潘夫人有言,其实将军与小凤仙关系很平淡,他去云吉班完全是逢场作戏。当时曾外公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与袁世凯周旋,如何使出京反袁的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如此紧要关头,哪有心思和一个十五六岁的风尘女子谈情说爱?何况曾外公身为军人,律己甚严,从不贪恋钱财美色。
小凤仙晚年的回忆说,她认识蔡将军时还什么都不懂,连革命党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只是觉得蔡将军是个正派人,教她识字,给她讲三国、水浒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她说蔡将军离开北京后也没有给她写过信。
如何出京的故事
至于曾外公是如何出京的,坊间流传最广的,当属小凤仙掩护出京说。外公说,其实曾外公往返于京津间是很平常的事。他要去天津的日本医院看病,袁世凯是知道的,也没有理由阻拦。
1915年11月11日,曾外公又去了天津,这期间密探依旧把他的行踪报告给袁世凯,似乎一切如常。但这一次,曾外公没有再回北京,18日悄无声息地上船去了日本,打算辗转赴滇。直到这时,他仍托秘书向袁世凯请假,说医生建议我去日本休养三个月,等我把病养好了再回来报效大总统。而袁世凯也批了三个月的假。
及至去了日本,袁世凯仍被蒙在鼓里。而影视作品总需要有高潮,少不了你追我跑的惊险场面。如果真是在枪林弹雨中逃出京畿,从北京到云南远隔万里,即便侥幸逃到云南,反袁起义的计划也早就败露了。
(《北京青年报》3.15 袁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