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3月后,苹果在中国遭遇了密集的质疑。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先后质疑苹果傲慢以及售后服务“中外双重标准”,这让苹果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3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称,“3·15晚会”曝光苹果产品售后服务采用中外双重标准后,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百家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转载和报道。
苹果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售后问题遭媒体“猛打”
苹果的麻烦来自于重量级媒体的连续指责。从3月25日到3月27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针对苹果售后服务的质疑。
此前,央视在“3·15晚会”上“曝光”了苹果在华售后“中外双重标准”的问题。随后,央视继续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节目中保持对苹果的“曝光”。
据央视报道,苹果公司售后服务问题频现:“整机交换”维修方式名不副实,更换iPhone时并不更换后盖;更换产品保修期并不顺延,违反《移动电话商品修理退还责任规定》;多款产品违反国家三包规定,iPad保修规则并不按照3C认证时笔记本的三包政策;诸多售后服务中外有别,中国服务明显逊于海外。
据央视报道,在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苹果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换机时都是连同后盖一起更换,只有在中国不更换后盖。随后,《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跟进质疑苹果。
3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称,消费者在保修期内去苹果店维修iPhone4,被告知要保修的话除后盖外其他要整个换掉,且换的是翻新手机。这篇名为《霸气苹果伤了啥》的文章指出,“一些维修商在承诺换新时未告知消费者所换部件、产品的真实情况,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在三包期内如果确需更换整机,依法必须是新机,而不应该是翻新机,否则是严重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同时,该文还指责苹果在售后方面存在“更换强制留旧件”、“三包期限缩水”、“修理拖延时间长”等问题,均违反中国相关法规。
除了“中外双重标准”外,“傲慢”也是媒体指责苹果的“罪名”之一。
3月25日,《人民日报》内版的报道标题为“傲慢苹果‘啃’不动?”;3月27日,《人民日报》时评的标题为“打掉苹果‘无与伦比’的傲慢”。
苹果的回应再遭指责
实际上,苹果此前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一直遭到媒体及用户的诟病。此次面对媒体的指责,苹果的反应一如既往只有简短的声明,没有更多的沟通。
3月15日,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后,苹果当日做出回应,称公司“重视每一位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3月23日,苹果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售后服务致消费者的声明”。声明表示,“鉴于iPhone5的独特设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根据苹果的政策提供整机更换服务。”同时,苹果还表示,“中国消费者享有苹果最高标准的服务。我们的政策完全符合本地法律法规。苹果在中国所提供的保修政策和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大致相同。”
这样的声明未能“灭火”。《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称,这样的声明属于“自我表扬、回避采访和回避问题”。
苹果公关“最悠闲”
在诸多涉足消费品领域的大公司中,苹果公司的作风常常显得较为不同。在中国,苹果很少与媒体沟通、几乎不公开发布公司的信息。
因此,“低调”或“傲慢”是中国媒体对苹果公司最多的评价。这一评价最有力的体现是,直到乔布斯逝世,库克接任苹果CEO后,苹果才终结“高管从不访问中国”的历史。
此前,苹果中国的公关部门被国内媒体评为“最悠闲的公关”,因为他们不会向其他公司那样,为所谓的负面报道四处“灭火”,也不需要费心策划公关事件,吸引媒体注意。有从业者评价说,苹果公关要做的事情就是“存在”,让媒体能找到他们,耐心等待媒体抛出一堆问题后,微笑着说,“这个事情我们不做评论。”
即使苹果在中国的业务遭受全球媒体指责的时候,他们的公关策略也从未改变。
从2010年苹果在华最大供应商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到代工厂员工患“怪病”,到2011年“毒苹果”事件,再到2012年“血汗工厂”事件,苹果一直与媒体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实际上,国外媒体及消费者也常常指责苹果“傲慢”。去年10月,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已经变得傲慢。
金融调查机构汤森金融的最新调查显示,苹果2013财年第二季度利润或出现10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链接
跨国公司频现“双重标准”之争
从食品到服装、从玩具到化妆品,从产品质量到技术标准、从售后服务到危机处理,跨国公司近年在中国屡屡被指采用“双重标准”。
2012年,强生被曝婴儿洗发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配方:在中国、美国等13个国家所销售的产品中,验出两种有毒物质,而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售的同类产品,则不含有这些物质。
在食品业,此类事件也屡见不鲜。2011年7月,零度可口可乐原液在台湾被检出当地禁用的防腐剂,可口可乐回应称该防腐剂在内地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2010年,麦当劳的麦乐鸡在美国被发现含有两种化学成分,而麦当劳中国公司回应称,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9年,一份检测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上的多种雀巢产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同时,雀巢已在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等国承诺在其食品中不使用转基因原料。
在产品被指存在问题之后,一些跨国公司的态度同样“中外有别”。常有“海外召回问题产品,但不涉及中国市场”的报道出现。而相关涉事厂商的回应多为“产品符合国内标准”。
(《新京报》3.28 林其玲)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