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离开莫斯科后,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吸引了世界关注:据报道,中俄签署了对华供应24架苏-35战机和合作建造4艘“阿穆尔”级柴电潜艇的合同。不过,仅一天后,俄塔社立即澄清了这一消息。该社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说,双方只是在今年年初签署了有关框架性协议。在习主席访俄期间,则完全没有谈到军事技术合作的问题。
无论如何,达成框架性协议的消息才刚传出便被吵得沸沸扬扬,本身已说明这笔交易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
苏-35是俄目前拥有的最先进战机之一(其现代化程度仅次于正在测试的第五代战机T-50)。研制该飞机的苏霍伊公司在苏-35的宣传片中声称,该飞机是“为击败最强者而生”,而这指的恐怕正是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F-35战机。与苏-27相比,苏-35拥有更出色的抗干扰和隐形能力、更远的航程及更高的机动性。
苏-35使用117S发动机,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500公里。目前,全世界掌握这种高效飞机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凤毛麟角。俄媒指出,这款发动机正是苏-35吸引中国买家的最主要原因。
而另一款俄最尖端军事装备“阿穆尔-1650”多功能柴电潜艇,其成品目前还不存在。“阿穆尔”是俄“拉达”677型潜艇的出口版,属于俄最新的第四代非核动力潜艇。
其实,俄中关于苏-35的谈判早在2010年就有传闻。2013年双方签署的框架性协议也只表达了合作意向。
近年来,中俄之间的高端军品买卖几乎处于冰封状态,俄在这方面的踟蹰不进是主要原因。“中国仿制威胁”在俄军界和军工界一直是流行的话题。此外,据俄媒报道,中俄在苏-35合同中的供应数量上也存有分歧。俄希望中方购买48架,但中方认为没有必要采购这么多。况且,出口版苏-35的单价可能达到8500万美元,而内销版的售价只有5000万~6500万美元。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加上内外悬殊的价差让任何买家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国际先驱导报》3.29 贺颖骏)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