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的快速崛起,无疑是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的标志性现象。
截至2012年底,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7.6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我国存款总量的8.3%,再加上信托理财和基金理财,这三个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我国存款总量的五分之一。
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拥有1000万元以上可投资资产者)已达到118.5万人,预计2015年将达219.3万人,这为理财市场提供了“真枪实弹”。而直接促使资金“搬家”的因素,无疑是老百姓“钱包缩水”的危机感。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开展理财业务的18家主要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2464亿元;而2012年全年所有信托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9.2%,已远远跑赢了定期存款的收益。
然而,理财市场的的“井喷”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全面排查代销第三方产品的业务;今年1月,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一系列的监管新规直指银行理财“资金池”业务。某股份制银行金融产品部负责人就向记者透露,不少银行甚至在不披露投资对象的情况下,先吸收资金,再找投资目标。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介绍,伴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未来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的业务交叉将越来越多,新的金融创新也将层出不穷。以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应对越来越多的“监管套利”,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很大的挑战。拿网络理财来说,这个刚刚兴起的理财新秀,工商不管,央行不管,银监会也不管,“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但谁都不出手”。
相关人士表示,针对理财时代的到来,必须进行全面的监管变革。从宏观上讲,市场走向混业时,监管也必须走向混业,这需要一个深入、细致的顶层设计;从微观上讲,监管的创新必须跟上市场的步伐。
(《半月谈》2013年第6期 邓中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