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迟子建:文学能拯救心灵
 https://www.gmw.cn 2013-04-18 14:48:55 来源:文摘报

    从1983年开始写作,到今年,迟子建整整写了30个春秋,出版80余部单行本,共计五百余万字。迟子建的作品囊括散文、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各个类型。

    迟子建的作品大多以黑龙江为背景,她说自己早期的作品纯净、忧伤,近年的作品则明显有了悲凉气息,但有生之艰辛,也有苦之快乐。    

    那时的文学气息清新不俗

    记 者:据说你父亲也是文学爱好者,走上写作这条路,父亲是启蒙老师吗?

    迟子建:父亲喜欢曹植的《洛神赋》,曹植字“子建”,所以他给我取了这个名字。父亲爱好文学,我的确受到他的影响。

    记 者:莫言、余华、刘震云、毕淑敏都是你的研究生班同学,当时大家的交流多吗?

    迟子建:这几位作家当时都是鲁院第一期研究生班的学员。当时同学中只要有人有重要作品发表,我们都会互相传看,文学气氛很浓。鲁院那时会不定期召开一些作家作品研讨会,有时还会让我们到电影资料馆观摩一些艺术电影。我印象较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天我去紫光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买了一支牙膏,挤上公共汽车返校,由于中途不断上人,下车的少,我兜里的牙膏被挤爆了,满车散发的都是那股清凉的牙膏味。那股味儿,很像那个时代的文学气息,清新不俗。    

    市井人物是我文学天空的星星

    记 者:谈谈新书《黄鸡白酒》,我特别喜欢春婆婆这个人物,她有原型吗?

    迟子建:《黄鸡白酒》的背景是哈尔滨,我在小说所描写的街区生活了七八年,而且“分户供暖”引发的供暖纠纷,也是我亲历的。我把故事放在一个老人身上,因为在玉门街那一带,确实有这样一位年迈老人,她常拣些易拉罐、废纸盒之类可以卖的废品,生活想必是艰辛的,可她脸上的神色却是怡然自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每天坐的黄鸡白酒那样的小酒馆,我也非常熟悉。在写这部小说时,她自然就成了主角。在我眼里,每个市井人物都像一面多棱镜,折射着我们这个时代。

    市井人物是我文学天空的星星,每一颗都有闪光点,就看作家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记 者:那有过沮丧和挫败的时候吗?曾对写作有过怎样的疑惑?

    迟子建:当然有过沮丧的时期。比如九十年代中期,我沉下心来写出《白银那》、《日落碗窑》两部中篇,却双双遭遇退稿,那时这类作品归不到任何“思潮”类下,显得不入流。但恰恰是这种“拒绝”,让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是独特的,更坚定地写自己的东西。    

    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拯救心灵

    迟子建:我还记得最初写作《北极村童话》时,心中的那种忧伤和美好。虽然岁月让我有了白发,霜雪也由外部浸入到内心,让我感受到世态的寒凉,但只要进入文学,那种忧伤和美好的感觉依然在。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它能拯救心灵。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好作家就是一个牧师。牧师用经义布道,作家用的是从心灵流淌出的文字。

    (《羊城晚报》4.7 何晶)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