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时发生了恐怖袭击,当即造成3人死亡、176人受伤。这也成为继2001年“9.11”之后,美国遭到的又一次重大爆炸袭击事件。
一日之内三起爆炸
美国东部时间4月15日2时50分,波士顿马拉松赛进程中,冠军已经冲过终点线……
《波士顿环球报》在终点线设置的摄像机显示,几十米外,人行道上响起一声爆炸,其他选手继续往前跑,一名选手倒下……大约15秒钟后,画面中,更远处,大约50米,升腾另一股白烟……这一切,发生在波士顿城区科普利广场。据悉,共有2.3万人参加了这次比赛。
爆炸发生在比赛开始近4小时后,此时也是抵达终点人数和迎候运动员家属最密集的时候。
35岁的警察巴斯塔吉安参加了这次马拉松赛,在刚刚跑到终点时听到身后巨响。“我开始奔向爆炸地点,看到地上全躺着人,”他说,“我们开始(为伤者)绑止血带和大腿……至少25到30个人失去一条腿,或者一个脚踝,或者两条腿都没了。”“这些选手刚刚完成比赛,现在就没有了腿,”巴斯塔吉安说,“全部是血,到处是血,就像在战区一样。”
除波士顿马拉松终点发生两起爆炸外,市内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及博物馆也发生爆炸,图书馆一度失火,事件中没有人受伤。
爆炸惨剧发生后,美国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手。在谷歌云端硬盘上有一份公共文档,几乎每一分钟都有美国人把自己的姓名、电话和邮件登记在上面,表示乐意向惨案过后被迫滞留在当地的人提供食宿。一些参赛者跑过终点之后不停歇地跑向医院献血,以至于当地红十字会不得已发表声明:“我们现在暂时不需要更多血了。”
87名中国选手参赛
2013年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官网上的报名情况显示,此次共有87名来自中国的跑友报名参加比赛,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年龄最小的20岁,17人为女性。其中,中国内地共有28名选手参赛,全部安全。
不幸的是,这次事件还是造成了1名中国公民遇难以及1名女留学生受伤。
事发时,就读于波士顿大学新闻系的中国留学生刘宽就在终点线附近拍摄短片,一念之差使她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当地时间15日晚间,刘宽在其微博中讲述了事发经过,“我正在做一个独立完成的纪录短片,在终点线等待,拍摄的对象冲过了终点,我本想在原地等他们回来,最后还是跟了过去。刚一走开,爆炸就在我本来呆的地方发生了。”
在随人群逃离现场的过程中,刘宽的新电脑、钱包等物品都落在了爆炸地点,不仅即将完工的短片被丢下,就连手中摄像机所拍的内容后来也被警方取走。她并没想到,自己准备独立完成、在美国发表的第一个纪录短片,竟然经历了如此遭遇。不过,刘宽说,“我拍摄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爆炸现场附近,所以会成为取证的关键,这也是我会配合的原因。”
“基地”推崇高压锅
据联邦调查局调查员称,嫌犯使用的爆炸装置被装在高压锅里,然后装在背包中,由定时器进行控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表示,美国对高爆物品管理非常严格,高压锅炸弹明显是恐怖分子就地取材制作的炸药。“9·11事件”之后,“基地”组织为应对美国不断加强的反恐措施,经常在网络上教授其追随者“就地取材”制作土炸弹。在伊拉克、阿富汗路边的简易爆炸装置,各种形式都有,都是就地取材做成的爆炸物。
而高压锅炸弹在美国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
2004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曾专门针对高压锅炸弹,警告美国联邦和各州安全官员称:“阿富汗恐怖分子在营地中经常教授的一种手法,就是利用高压锅制作炸弹。”在2009年震惊美国的胡德堡枪击案中,凶手尼达尔·哈桑一直学习“基地”组织的网上杂志《激励》,里面就详细地介绍了高压锅炸弹的制作方法。
为何拒绝“盖棺定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发誓将全力追缉波士顿爆炸案的凶手。在最新的一次声明中,奥巴马只是指出这次爆炸案是一次恐怖行为,但同时称不清楚嫌犯及其动机,拒绝就爆炸案“盖棺定论”。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战略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长郭学堂认为,这次事件美国本土恐怖分子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袭击者来自美国本土,美国如何能坚持“双重标准”,对他国国内发生的恐怖事件说三道四呢?因此,除了避免引起国内恐慌外,美国政府不敢轻易定下“恐怖袭击”的标签,恐怕还有难言之隐。
首先,美国的战略东移是跟随大国力量结构变化而开始的。一般来说,一国战略在调整后都会有比较长的稳定期。实际上,“重返亚太战略”本身就是2001年小布什政府刚上台进行的战略调整的继续,也是对美国反恐战争的修正。美国的主流媒体和学界在认定谁是美国对手问题上早已达成共识。
其次,奥巴马政府“再平衡战略”在希拉里国务卿的努力下已经初见成效,东亚国家矛盾加剧,安全局势紧张,美国也实实在在地加强了在东亚的军事存在。美国没有必要为了这样的袭击事件而放弃已经取得的利益。
第三,在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大国博弈从政治和外交已经扩大到金融、贸易、军事和文化领域。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已经严重冲击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美关系经过四年的磨合,目前也处于关键时期,朝鲜半岛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都需要中美开展对话。
最后,在过去几年,奥巴马政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行动不断取得成绩,波士顿“爆炸”事件不仅破坏了公众的安全感,更为重要是影响到公众对美国政府打击国内外恐怖主义的信心。为了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压力,美国外交有可能采取更为进攻性的外交政策。
(《文汇报》、《京华时报》、新华网 4.17、18 夏晓阳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