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问我恶类或善类,我只是渴望飞的哺乳类;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都逃不过考验。”这是黄洋留下的最后的微博消息,这是一段歌词,却莫名地成了他生命最后的注脚。
4月15日,复旦大学发布通告称,4月1日,该校一名研究生身体不适,被送医就诊。11日,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林某存在嫌疑。4月16日,复旦大学官博发布通告,该受害学生于当日15时23分在上海附属中山医院去世。这名受害学生的名字,叫黄洋。
最后15天
记者了解到,刚考上博士生的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涉嫌投毒者林某,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两人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通过黄洋老师、师兄以及侦办此案的警方人员的叙述,黄洋生命的最后15天令人痛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晚10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导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时医院初步诊断后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胃肠炎的处理方式给予输液治疗。等到4月2日晚,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4月3日,黄洋血小板开始减少,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的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依然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4月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治疗对他不起作用;4月8日,他陷入了昏迷。但病因仍然未明。
4月9日,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请注意N-二甲基亚硝胺,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虽然找出了病因,但为时已晚。4月16日,医院宣布:黄洋去世。
动机成谜
黄洋的导师告诉记者,黄洋成绩一直很好,前不久刚以同届分数第一考取了五官科方向的博士,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小黄是特困生,多年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总是向家里寄钱。”
在同学的回忆里,黄洋是个善良的人。“小黄太可怜了。4月1日,他喝过饮水机内的水后,发现味道不对,担心其他同学误喝,还特地把以为‘过期’的水倒掉,把桶刷干净……”
目前,对林某的作案动机有诸多说法。由于林某的学业主攻B超方向,平时经常在实验室用小白鼠做低剂量毒药测试。“现在有人说林投毒是用室友做实验。”17日复旦大学的一位学生在电话里说。这种实验始于2011年,按照课题要求林要将一种名为N-二甲基亚硝胺的剧毒物质注入老鼠体内。但林某对老鼠与生俱来的恐惧,让这种终年都在重复的实验,变得十分煎熬。
另外,黄洋和林某同寝室还有一个同学。有网友说林下毒目标是他,不料被黄洋误食。有人发现,百度上曾有一名网友ID为“诛姜成”的人在2012年数次提问“N-二甲基亚硝胺吃了怎么检测”等问题。但媒体核实,林某另一名室友不姓姜姓葛,平日里不常住寝室。饮水机内投毒,他喝到可能性不大。黄洋一同学提到,林本人曾在国内肝胆类核心期刊上发过文章,对肝胆了解程度高,不可能到网上去提问。
因为竞争关系而杀人的假设则更早被推翻。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害人与嫌疑人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林某其人
4月8日,林某被拘前所发的最后一条微博大意是,有时候挺痛恨医生这个行业,因为对于寻求帮助的病患总不能帮助到底。
林某的高中同学小吴表示,中学时期林某性格比较安静,不过待人真诚,挺聪明,是一个和善的人。“那时候竞选班干部,林很想参加又害羞,硬着头皮站在台前读宣讲稿时不敢抬头,声音很轻。”
小吴坦言,林某的脾气有时有些自我,“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跟同学一起玩,他不打招呼就跑了。但他对朋友还是好的,不是说多么关心你,而是那种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帮你。”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林某虽然与受害人黄洋共住一室,但同楼同学反映两人间似乎并无纠纷。
日前,记者查阅林某的微博发现,从今年3月至4月期间,林某似乎处于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小吴也表示,在一个星期前的联系中,林某曾经表现出对现实压力的担忧和烦恼。
今年3月9日正值其学校博士考试,林某却没有参加。林某曾在微博中表示,他与导师出现了不愉快。不过,据透露,林某已经找好了工作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的一家附属医院,林某已经做好回家乡工作的打算。
(光明网、《京华时报》、《东方早报》、《新京报》 4.17、18 龙毅等)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