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首次接待外国记者
1987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次日举行了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下午5点前,美国《时代》周刊驻京记者吉米·福鲁克鲁斯按照通知,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大厅中间摆了一张U型酒桌,上面放着小吃、水果、酒、饮料等食品。
这是吉米第一次采访中共党代会,此前,党代会从未向外国记者开放。
突然间,大厅灯火通明,酒桌尽头的一扇门打开了。两个小时前刚刚当选的五位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依次走了进来,向大家问好。暴风雨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五位领导人顺着U型酒桌绕场一周,频频举杯敬酒。站在酒桌外侧的400多名中外记者,顾不上吃喝,紧紧围着他们,争相举手提问。
参加招待酒会的外国驻京记者,都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外国记者俱乐部的成员。
俱乐部起了桥梁作用
1980年8月8日,中国记协恢复了活动,与多个国家互派新闻代表团访问。
1982年,记协决定,在国际联络部内设立一个专门联系和服务外国记者的部门,叫“外国记者俱乐部”,驻华外国记者都可加入这个俱乐部。
吉米回忆说,当时世界各国驻京记者也就100人左右,行动受到很大限制。外国常驻记者所持的签证,需三个月一签(现在为一年一签),采访需要提前申请,通过外交部办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俱乐部的成立,让驻京外国记者们十分高兴。“靠我们自己,平时很难找到采访单位,他们都比较防备外国记者。俱乐部起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吉米说。
中外记者交朋友
1986年6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外国的新闻机构和传播媒介,广泛结交一批外国记者。
这时,常驻中国的外国记者已近200人,来自近30个国家的100多个新闻单位。美国、日本记者最多,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次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记者,除日本之外,亚洲国家记者不多,非洲的一个也没有。
这些常驻记者基本能用汉语直接采访,有的还懂广东话、上海话。时任记协国际联络部副主任、外国记者俱乐部主任的丁永宁,要求国际部的工作人员跟外国记者交朋友。交朋友当然也是有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态度友好,报道客观,基本立场是不反华的。他们在美国记者中选择了四五个人,在日本记者中选了两三个,苏联、东欧、西欧的各选几个。
丁永宁和外国记者俱乐部的两个部下,时常约外国记者到记协来喝咖啡,了解采访需求。一名路透社的记者向丁永宁抱怨:“你们那么多部长,为什么不肯见记者?你要知道,我们都是你们的义务宣传员。”
丁永宁也注意到,当时中国虽已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经常开发布会的是外交部,这对外国记者来说,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新闻发言人不是部委一把手,讲话有局限性,权威性也不够。
公安部长的到来引起轰动
1986年6月20日中午,记协来了一位高官,引起了外国记者的轰动,这就是时任公安部部长阮崇武。
中国的公安系统对外国记者来说,始终是神秘而极有吸引力的。为了让他们对这个系统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丁永宁去公安部找到了阮崇武。
同时,她找来平时走得比较近的外国记者,了解他们想提哪方面的问题。摸底之后,丁永宁整理出有关刑事案件、公安干警队伍、对外国人的管理等方面的30多个问题,提供给当时的公安部新闻发言人王景荣。王景荣对此进行研究,有些问题还请教了外交部、中宣部外宣局。
丁永宁向阮崇武详细介绍了这些驻华记者的特点,比如,欧美记者很活跃,特别是法国记者,喜欢提一些“刁钻”的问题。日本记者很少提问,喜欢观察,他们对中国国情了解最深。她还介绍了之前几次发布会的经验:“回答问题要开诚布公、实实在在,不能应付,也不要讲空话、套话,或者打官腔、玩弄外交辞令。”阮崇武提出,记者会太正式。丁永宁便设计了一次午餐会,就在记协老楼的一楼大厅举行。
发布会绝不能应付
随着发布会的成功举行,应邀参加发布会的人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钱学森、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以及李长春、江泽民等当时的地方政府领导人,都被请到俱乐部跟记者见面。仅1986年5月至10月的半年间,就有14名部长级官员会见了中外记者。
然而,不是每一次发布会都以成功收尾。记者俱乐部曾请来一位军方高级领导人。丁永宁记得,吉米在发布会后总结了一段顺口溜,形容这位领导的发言:“三个‘不知道’,四个‘无可奉告’,还有一个‘请你去看《人民日报》’。”
丁永宁说:“这些外国记者对中国很了解,发布会的回答绝对不能应付。”
1991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记协组织的新闻发布会逐渐减少,随后消失。在记协的部门合并中外国记者俱乐部也消失了。它当年所承担的联系和服务外国新闻媒体、记者的功能,如今由记协国际部综合处继承。
(《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13期 徐天)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