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覆膜播种成为一场引领现代节水农业的“白色革命”,却因为长期不注意治理,如今变成了恶化农业生态的可怕“白色污染”。
繁忙的春耕现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农民肖付林不时停下拖拉机,清理犁铧上缠绕着的残膜。他家有40多亩农田,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棉花,每年每亩地要使用4公斤多地膜。肖付林告诉记者,挂在犁铧上的残膜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多数都被埋在土里,根本没法捡拾。
这种情景,每年春耕时,在新疆大部分县市的农田随处可见。能捡出的大块残膜,往往被农民就地焚烧,或干脆弃置田间地头;在不少地方,残膜堵塞沟渠,影响农田排灌;一些残膜甚至混入秸秆、牧草,毒死误食的牛羊……
事实上,农田“白色污染”不仅仅新疆独有,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地膜每年投入量约为120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涉及棉花、玉米等40多种作物,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农田地膜如此大规模的应用,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因而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
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据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而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相关调查研究。有专家表示:“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瞭望》2013年18期赵春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