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调查发现,90%的中老年人体内存在慢性缺水症状,有的人即使不停地喝水,但由于不能完全吸收,通过小便排走了,体内仍然严重缺水,导致血液黏稠、血脂升高。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斌指出,中老年人慢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水代谢机能减退,喝进去的水很难进入微循环,变成了尿液,这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杨斌介绍说,人脑中水占75%,大脑缺水首先会感到疲劳,反应迟钝。大脑长期缺水,会损害记忆力,容易诱发大脑萎缩和老年痴呆。如果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就会出现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低,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还有一个方法可判断人的水代谢机能:一次饮用200毫升水,半小时后没有尿意,到1小时后仍未小便,说明水代谢机能减退了。同样,如果饮水1小时内,小便超过2次,也说明水代谢出了问题。
防慢性缺水平时喝水应“多次少饮”,每次100毫升,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调节水代谢:
按摩肾区增强肾脏重吸收能力 每天由肾小球滤过的水为170~180升,99%由肾小管重吸收,老年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退,导致50%~90%的水没有被重吸收。按摩肾区,可促进肾功能。两手搓热后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按揉。每日早晚各1次。
南瓜玉米粥补充保水激素 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受肾脏分泌的醛固酮(一种保水激素)调节。南瓜、豆腐、柠檬、玉米、香蕉等食物中含有类似醛固酮的植物激素,可常食用。
晨起饮水调节渗透压 晨起喝200毫升凉白开,由于晨起胃肠道已经排空,饮水后很快被吸收进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水分更容易进入细胞内。
(《医药养生保健报》4.29 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