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穿此袍十多年,业精于勤苦当甜。你无点墨靠送钱,编制关系滥用权。贪污受贿骨头贱,常说假话上下骗。道德败坏天人怨,判刑坐牢退民田。”这首名为《良官骂贪官》的诗出自前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的新书《闲来笔潭》。
与之前出版的三本工作文稿不同,吴官正的这本新书被称作“政治家写的文艺作品”。除了人生经历、工作回忆和读书感悟,读者还能读到吴官正原创的“小小说”。
从工作文稿到“文艺作品”,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出书越来越生动有趣,越来越贴近读者,而过去要求严格的送审程序也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文稿小组”和“出版社”
从已公开出版的书目看,政论文集和工作文稿仍是前国家领导人出书的主要形式。这类作品选取他们在任期间的工作讲话、文章、书信和批示集结成册,对领导人的从政生涯进行官方性质的梳理。
以领导人名字加“选集”(“文选”“文集”)命名,以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名义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是这类书籍的最高规格。除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共老一代领导人,新世纪以来只有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版过《江泽民文选》。
对于出书的初衷,许多前国家领导人是为了“向人民汇报工作”。按照惯例,前国家领导人出书需要成立文稿编辑小组,有时会向自己原来分管的部门借调人员。文稿小组的成立,亦需中办批准。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成立了一个四人采编小组,成员有原《人民日报》教育编辑组组长毕全忠和长期跟随李岚清跑教育新闻的前新华社记者尹鸿祝等人。
整个编辑过程标准高、要求极严。尹鸿祝说,《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的编辑过程中,采编小组要用铅笔将修改意见圈勾出来,不允许用其他的笔,不能直接把原文划掉。李岚清本人先后与采编小组就修订意见面谈了十余次,局部修改不算,全面的修改稿就有6次。
《闲来笔潭》责任编辑、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说,《闲来笔潭》一书的编辑工作主要由中办有关部门负责,几位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也参与其中。此外,前国家领导人作品编辑亦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到了这个级别的领导,作品在公开发表之前都是机密件。特别是工作文稿,牵扯到一些工作秘密……排版用的电脑、整个交接手续都是按机密件来管理。”
出版社的选择也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宣部、原新闻出版署199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对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规定》,只有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少数几家出版社才有资格出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
随着领导人的书逐渐专业化和个性化,出版社的限制也开始放宽,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出版社也获得了一些机会。如江泽民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由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报批与送审
在中国,一本书的问世首先要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报省一级新闻出版局审批,获批后还须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前国家领导人的书也不能免俗,甚至更加严格。副国家级以上领导人出书,都需要报告中办。按照立项规定,一般存在两种方式:一是领导人本人跟中央立项,一是正常的送审报批手续。
选题的通过并不意味着一本书可以顺利面世,送审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一般图书由新闻出版总署决定送哪个部门审阅,而中共和国家领导人的书则由中办根据内容决定是否需要送某些部门审阅。
送审部门的回复意见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解密问题,即某些未解密文件不适合公开出版。另一种则是个别文字内容上的调整。
“最后一般由中办来出一个意见给总署,总署再按中办的意见,给出版社一个正式的函——这个书是能出,修改后能出,还是不能出。”张振明说。
李瑞环新书《看法与说法》的编辑介绍,该书送审本报送中央后,曾被分别送给多个机构审定,所有部门均作出书面回复意见。
除了一般的审批流程,中办及在任国家领导人有时还会对书稿进行最后的审定,具体工作连编辑小组也无从知晓。
(《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17期 冯霜晴 闵杰)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