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
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
公司里最尴尬的人
Stella的前半生经历,可以说是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现实版。
1996年,大学生Stella在北京某部委设计院当实习生,由于英语专业的关系,负责一些文字翻译,有机会和外企公司的员工接触。
“我当时都傻了,真羡慕呀!我们辛辛苦苦算一周的数据,人家那边计算机轻松搞定;我们要一次次坐1号线地铁回单位集体开会汇报领导,人家现场全球电话会议;我羡慕他们出差的待遇,羡慕他们流利的外语,羡慕他们开阔的眼界,所以我给自己立下了志向,以后一定要加入外企!”
接下来的5年,Stella一步步从文员变为Teamleader(团队主管),再升到主管,最后成为“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
“在这个地方,国籍决定了你所能上到的最高位置。如果外企是五层楼的建筑的话,每层楼的人依次是:五楼,(跨国公司注册国家的)本国人;四楼,其他国家的外国人;三楼,东南亚华人;二楼,有总部工作经验的海归,或者有政府关系及客户背景的中国人,所谓外企的中国高管;一楼,一般中国本地雇员。”Stella形象地比喻。
当她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只止步“二楼”的时候,已经30多岁了。“忽然发现自己成为最尴尬的一群人,我的上面永远有一个空降的上司,我的下面是一群脸蛋如青苹果一般的小女孩儿。”
Stella知道必须做个选择。于是,她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开了一家小型公关公司,虽说生计不愁,但是相比以前的风光,还是让她不得不去适应:之前是率领20人团队,充当甲方牢牢掌握话语权,现在则是带着几个大学毕业生,赔着笑脸将乙方进行到底;之前每年几次出国培训和公干,爱尔兰、英国、美国、澳洲是家常便饭,五星级酒店是标配,现在则要自己出钱精打细算……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