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久前访问中国,在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时说:“很多年以前,就在这里,上海为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打开大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时光追溯至二战,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地方将犹太人拒之门外,上海却成为接纳犹太人的“诺亚方舟”。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近3万名犹太难民。
岁月流转,犹太人从未忘记中国人民在艰难时刻给予的救助。1992年12月,赫尔佐克作为第一位访华的以色列总统,就将参观上海犹太难民遗址列入行程。此后,几乎所有的以色列领导人来华时都要访问上海犹太难民遗址和纪念馆,并向中国领导人表示感激之情。
如今,每年都有奥地利志愿者到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工作。著名犹太实业家艾森伯格以极大热情推动在上海建立了钻石交易所。他说:“把钻石交易所建在上海,是因为二战期间上海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犹太人。”
当然,犹太人的感恩之情并不仅限于中国。二战后,以色列议会通过一条法令,规定政府代表犹太人感谢在纳粹大屠杀期间救助过犹太人的非犹太人,并授予他们“国际义士”勋章。
今天人们纪念那段历史,就是要弘扬人类历史上友好互助的正义业绩,传承人类文化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美好的世界。
(《人民日报》5.21 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