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和女儿豆豆从华盛顿回到北京,结束了在美国两年的生活。
豆豆3岁半时离开北京“转学”到美国一家私立幼儿园,去年满5岁时进入一所公立学校的学前班。刚到美国时,就有人问豆豆中美幼儿园的不同,她想了想说:“在这里是学玩。”幼儿园里的老师寓教于乐,豆豆则乐于探索。美国文化里似有一种愉悦乐观的特质,让人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两年过去,豆豆玩得开心,她开朗的个性得到完全释放。
有教育者曾言,人的幸福和快乐是教育最应该关注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教育只关乎成功,无关快乐。
豆豆就读的小学入选全美蓝带学校(即优秀学校),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业、行为、品格”。豆豆班级的负责老师、50多岁的甘蒂对教育极为热忱,授课方式充满活力与乐趣,豆豆入学不久就向我断言:“妈妈,甘蒂夫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老师!”甘蒂对孩子们的要求很高,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一周要提交两至三篇“小故事”,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并锻炼表达能力。
“做有品格的人”是学校的校训,学校着力培养孩子“值得信赖、尊重宽容、负责任、公平、关爱”的品质。在豆豆的幼儿园,孩子们常常围在凯莉老师的身边问东问西,凯莉要求安静时孩子们也能迅速安静下来。我问凯莉如何使得孩子既守规矩又不对她心生畏惧,她说:“我尊重他们。”豆豆两次被老师批评后,仍然在放学时抱着老师说:“我爱你。”我想她是从内心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也依然相信老师对她的爱。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教育者所拥有的条件自然是许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我所认识的美国教师以爱心、尊重和规则来教育学生,塑造孩子们的未来。或许物质条件上千差万别,但真正好的教学,一定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
(《人民日报》6.2 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