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高层论坛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办,生态环境部委托项目“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课题组协办,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山东大学陈坚教授、王加华教授、山西社会科学院崔玉卿研究员等来自全国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论坛结束后,由洪修平、李向平、卢风、陈坚、王加华、崔玉卿等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生态环境部项目成果初稿《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进行了评议,陈红兵、李德营、陈静等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成果审议座谈会。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成果选题、前期准备、内容的基础上,对成果体例、分析论述等提出了修改建议。
本次论坛收入论文集论文近20篇。论文主要围绕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主题进行研讨。
首先,围绕生态环境部项目“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相关论文对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或我国各地域传统生态民俗作了系统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陈红兵教授《蒙古族传统生态民俗传承方式及现实启迪》一文,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自然崇拜、禁忌规约、民间文学与生态民俗传承等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蒙古族传统生态民俗传承方式,及其对当前生态环保教育的现实启迪意义。
马迎雪博士《回族生态文化及应用价值研究》一文,系统论述了回族生态文化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以及回族生计方式、饮食禁忌、斋戒习俗、丧葬习俗的生态环保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回族生态文化的现实借鉴价值。
李德营博士的论文《广东地区传统生态民俗及其鉴戒》,赵慧的论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分别从传统生态民俗观念、生态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资源保护禁忌规约、生态民俗传承方式、现实借鉴意义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广东地区传统生态民俗、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冯俊岐的论文则主要论述了东北地区生态民俗观念。这些论文是在系统收集、整理学术界相关成果基础上撰写的,各位研究人员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
其次,与会专家学者还从隐山文化、民间信仰心态、五台山骡马大会、传统时间观、花神信仰等具体民俗现象阐述其中生态环保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研究员《隐山文化与人类文化遗产》一文,论述了中国古代隐山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比较了儒家、佛教隐山文化的差异,从人类文化遗产视角考察隐山文化的文化价值。从生态文化视角而言,隐山文化代表的是一种人融入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民间信仰心态与传统民俗生态》一文,论述了民间信仰心态与传统民俗生态之间的关系,民间信仰心态的局限,以及在当代社会如何结合民间信仰心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建立新的生态秩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玉卿研究员《五台山骡马大会的生态民俗考察》一文,论述了五台山骡马大会所处的自然生态、民族生态、信仰生态环境。特别论述了五台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骡马提供了良好的休养场所。文章最后论述了近年来五台山骡马大会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加华教授《生态与文化:中国传统时间观中的生态性因素探析》一文,考察了传统时间观中的生态性因素,即其中体现的日月运行、物候循环、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传统时间观与现代工业文明测度时间观的不同,揭示了中国传统时间观的文化特征。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刘文秀《花神信仰的生态文明探析及当代意义》一文,在阐述中国民间花神信仰的基础上,论述花木的环境价值,论述花神信仰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意蕴。
第三,关于其他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的五篇论文,涉及儒佛道生态思想、生态佛教、生态文学、环境法治、传统生态思想研究方法等方面。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洪修平教授《儒佛道相异互补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一文,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儒佛道思想文化在人与天地万物关系上的思想观点,如儒家思想文化从“天人合一”基本思维出发探讨人的问题,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仁爱万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道家从“道法自然”观念出发,透露出了对天人一体、顺应自然、尊重万物、生物之间和谐相处的追求和向往;中国佛教缘起论、无我说、依正二报论等,都表达了对人类与世界万物之间和合共生、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深刻洞见。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坚教授《生态佛教》一文,主张应将良好的生态当作佛教自身的信仰与追求,认为倡导绿色佛教是发展佛教的重要形式。论文从中国化佛教禅宗源头活水而来,思想新颖,深具启发性。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盖光教授《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渔樵、垂钓意象及生态人格特点》一文,从古代诗文中的自然山水,农家农事生态环境,渔樵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人与自然万物“神交”、歇息身心的坐忘境界,其中体现的对尘嚣的超越,对真性的追求等维度,论述了古代诗文中的渔樵、垂钓意象,论述了中国古人在自然山水、农家田园中诗意栖居的人生、人格追求,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在神交的生态生活方式及人生追求。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白洋副教授《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环境法治的完善》一文,在阐述中国古代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从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寡欲节用三方面论述古代生态环保法的生态伦理基础,并从生态伦理视角探讨我国当前环境法治的完善。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奚彦辉副教授《技术、社会形态与传统生态思想研究之省思》一文认为,研究传统生态思想不能局限于思想自身,而应将其与特定社会的技术、社会形态结合考察。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应考察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社会生态,对传统生态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本文体现的是一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第四,本次研讨会还有四篇论文论述西方环境伦理、东西方生态观比较、古代垦殖政策与实践的生态意义、中国传统村落记忆隐喻等内容。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如何像山一样思考》一文,从人与土地的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像山一样思考”中体现的整体论、系统论、生态论方法,生态伦理价值标准三方面,论述了《沙乡年鉴》中体现的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论文最后论述了利奥波德土地伦理对当代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的深刻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阿丽、王绍芳副教授《东西方生态观的碰撞与契合》一文,考察了西方生态观的不同流派及发展脉络,从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强本节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生态观的内涵,突出了中国古代生态观的时代价值。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陈静博士《明清时期山东垦殖政策与实践的生态意义》一文,阐述了明清时期垦荒政策及实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及影响。
房静静博士《中国传统村落的记忆隐喻及嬗变》一文,从社会记忆视域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讨论传统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体验、记忆和意愿对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影响和维系,探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记忆的嬗变。
以上论文虽没有结合民俗与生态思想文化进行论述,但体现了民俗或生态思想文化其中的一方面。
总体而言,本次论坛响应党中央倡导绿色价值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的号召,围绕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中国各地域传统生态民俗、传统民俗现象的生态环保意义、其他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发掘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生态民俗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传统生态民俗内涵及传承方式,对于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供稿: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冯俊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