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凯丽(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乡村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推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联动耦合。
乡村全面振兴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目标定位的维度审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深度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统筹多维度目标、涵盖不同层级的发展任务,牵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大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蕴含着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农村实现全方位变革、农民达成全面发展的诉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的质量。
从功能属性的角度分析,乡村全面振兴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价值。乡村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生态屏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又是扩大内需、激活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聚焦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和文化繁荣发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这一系列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场域实践,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乡村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格的工作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全面领导的显著政治优势。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进程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往往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迫切需要党精准把握历史方位与时代要求,站在全局高度,统筹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持续增强政策的系统性集成,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以服务农民和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注重发展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均衡,逐步将各项政策设计、财政支持向农村农民农业倾斜,为“三农”更好发展提供资源和条件,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资源,切实解决农民在发展中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乡村全面振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新格局
坚持统筹全局,示范引领。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统筹全局的理念。特别是要做好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统筹与紧密衔接,推动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对富裕乡村、和美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确保乡村发展的各个维度都能齐头并进,实现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 “千万工程” 的示范引领效应。持续放大中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和先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其普适性经验上升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为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此外,勇于打破村与村融合壁垒,探索“跨村联建”的集中连片发展新模式,促进形成村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域全面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一方面,精准识别地域特色是关键前提。深入调研各乡村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基础、特色产业、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人口结构、市场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精准识别,明确乡村的独特优势和发展短板。另一方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实现路径。基于地域特色的精准识别,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路径和重点项目。规划应突出差异化、特色化,避免“一刀切”,确保每个乡村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实现乡村资源的最优配置与高效利用。
坚持科技引领,以智能赋能振兴。一方面,以科技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智慧农业。另一方面,以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搭建智能村务管理平台,方便村民参与村务决策;运用智能监测系统,精准掌握乡村生态变化,为绿色发展护航。通过智能赋能,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稳扎稳打,善做善成。一方面,聚焦阶段性任务。解决农村问题,要以农民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为现实导向,切实认清阻碍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矛盾,各地要把握好当前乡村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 、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持续优化。另一方面,统筹整体性目标。结合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监督评估等全方位的保障机制,制定既符合乡村当前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让乡村在科学规划与有序推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北京农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国式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实现机制与建构路径研究”(QJKC-2023)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