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声音乐杂志先声夺人

2000-03-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虹飞 我有话说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又一种新的有声音乐杂志悄然诞生———大开本的《我爱摇滚乐》,目前已经由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20,000本杂志将和附送的20,000CD一起在全国各地发售,内容从爵士乐、布鲁斯、电子音乐的介绍到国内外乐队的写真,从唱片简介、吉他教程到乐人访谈,令人目不暇接,大呼过瘾。

在看书的同时听到音乐,真是一举两得。无论对于乐迷读者还是普通读者,有声杂志这种事物的出现到流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早在1992年,广州就诞生了第一本以介绍欧美流行、摇滚音乐为主的有声杂志——《Music heaven》(《音乐天堂》),与卡带一并发行,帮助国内广大乐迷了解国外60-80年代的流行文化。而去年5月创刊的《摩登天空》在内容上更为超前,在介绍当今世界最新的音乐的同时,也向大众推荐了当下国内的优秀乐队录制的单曲或者合辑。

有声音乐杂志的编者和撰稿人大多是中国最新一代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年轻人。由于这些音乐的狂热爱好者无一例外地标榜“最新”、“时尚”,并主张要有“自己的声音和视角”,因而被许多大学生和城市的年轻人欣然接受并得以流行。它们的销路往往不错,如《摩登天空》每期印制30,000册,退书率仅为4%。而它的前辈《音乐天堂》成绩更为骄人,销量曾经达到200,000万册。这与国外流行文化的大量渗透、国内新音乐的崛起、发展以及中国唱片业的萧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文字和声音,不仅普及了爵士、布鲁斯、电子音乐的传播,而且使“另类”、“反媚俗”这一类的新鲜字眼渗入了人们的日常思维中。在这样一个“传媒时代”中,可谓是“先声夺人”。

谈到杂志的宗旨,《音乐天堂》的主编张先生说,希望能够向大家介绍在国内的电台、电视里介绍不了的音乐。而《我爱摇滚乐》的主编朱先生则更加“雄心勃勃”,他希望不仅仅是做音乐,还包括电影、美术、诗歌。当然对于一本具有浓厚消遣和娱乐色彩的杂志而言,恐怕无法担当如此“重负”。朱认为,“如果其中一个年轻读者以后当上了村长,他能够告诉村民们要独立地思考,那么杂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认为杂志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生活的方式或者思考的思路。

一位乐迷读者说,尽管这种杂志有可能掺杂一些“垃圾”,但总的来说,可以了解一些最新的东西,如一些新的歌就挺好的,虽然不是每首都喜欢。“不仅是消息的载体,还可以找到一些视觉的美感”,“我觉得商业化挺好的”。也有人认为,某些音乐杂志不是客观中立地评价音乐,会误导读者。“应该让别人自己听,而不是由你来说谁好谁不好。”广州的一位乐手则说:《音乐天堂》越来越差,《摩登天空》在为自己的唱片公司做广告,他认为杂志不仅仅只是消遣和娱乐,更应该是多种声音辩论的“战场”。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尹鸿教授认为,人们如何限制、控制、修正对媒介的使用,使人与媒介保持一种和谐、互动、健康的平衡关系,是应该从文化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各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的。有声杂志在表面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娱乐方式,事实上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它倡导的反媚俗,”一个中文系的研究生说,“极有可能是用形式上的假象来宣扬一种全新的媚俗,是一个崇尚包装的时代里又一种诱人的标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