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的穿衣成人以朴素为主,少儿以实用为主,青少年以醒目为主。
成人多打扮成干部,蓝或灰的咔叽布中山装或军便装,也有不少是洗得褪色带着补钉的。女性外套千篇一律,是女式军便服的翻版。鞋比较杂乱,男的以三接头皮鞋为主,但更多的是穿布鞋。女的皮鞋样式稍多,但是没人敢穿高跟。
青少年的服装带着一些活力,男的夏季装上身多是弹力衫,以紫色和白色为多。前边现出胸肌、后边绷出翅子。当然得练,不练绷出来的全是排骨。裤子麻烦一些,因为商店的裤脚没有细于七寸的,要穿瘦的得自己做,所以好多流氓给逼成了裁缝,他们能自己设计自己缝纫,用厚劳动布自制的牛仔裤在没有版型的条件下不比苹果的差。鞋,皮的以盖鞋为主,就是不带鞋带,前脸有个翻盖,这种样式现在还有。但是更多的少年更愿意穿运动装。运动衫裤,白网球鞋。因为网球鞋的开口小,所以大多不系鞋带。后来即以此判断谁是流氓,谁是运动员。冬季是穿带栽绒领子的棉外套,帽子流行过佛爷帽,簸箕帽。冬天的玩主是不穿棉鞋的,只有老玩穿骆驼鞍的毛窝。冬天的玩主穿网球鞋,愣挺。这个传统最后被文革后的红卫兵继承,他们是穿布的懒鞋硬挺。到了1965年的时候国家摆脱了自然灾害的阴影,供应开始好起来,受南洋华侨的影响,夏天有花格衬衫、瘦腿裤子、飞机头的玩主在街头招摇过市,鞋倒简单了,拖鞋。女装开始流行布拉吉。
头发比较一般,飞机头算是最时髦的,其他无非是偏缝、中分、无缝、背头、一边倒、卷花、菠萝等等。男的头发的长度没有超过耳垂的。女的倒是有披肩发,大波浪、小波浪,做头发以四联最负盛名。
到了文革,这些全都成了四旧,军装系列开始走俏。流行的是50年代授衔时的式样。冬季是将校呢,将校靴,羊剪绒帽子耳朵不放下来,要整齐地收上去。夏季是柞蚕丝的上衣,后来改穿短袖白的确凉上衣,男的是翻领、俩兜;女的是翻领无兜,不掐腰。裤子一律是棉布军裤,先是屎黄,后改国防绿。鞋一律是崇文呢白边白塑料底儿懒鞋。头发男的是平头、光头,女的是两把刷子,并且越梳越松,盖因刷子是由短辫儿演变而来,短辫是紧贴头皮拢紧,多余的头发编成辫子,刷子是松松的拢起,多余的头发用皮筋扎起。这种发式渐成燎原之势,原是婆子的专利,最后良家女儿也效之尤恐不及。后来50年代的军装不够了,60年代的棉军大衣、的确凉军装也成了抢手货。帽子是的确凉军帽,里面用报纸撑平整。衣服最后新蓝也成。就是蓝色的咔叽布或是涤卡制成的衣服。但是时髦的衣服是有危险的,被人抢走帽子,行话叫飞,因为多是骑车擦肩而过,抬手掠走;被人扒光衣服和鞋是常有的事。
(摘自《空腹》,过士行著,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