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各地教育社所面对的问题并不相同。一些大省的教育社由于实力雄厚,有相当的资本积累,因而不仅在近两年不会有明显的颓势,而且在调整出版结构时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然而对于一些规模稍小的出版社,压力就更大,任务就更艰巨一些。
以天津教育出版社为例。早在几年前,该社就开始“两条腿走路”,重视一般图书的编辑出版。天教社一直在逐渐调整出版格局,增加选题策划和开发的力度;组建了信息室,加强与国外出版界的交流等,出版了一些在国内颇有示范意义的图书。“这两年的努力就是为了应对今天的这种情况。”杨清文社长说。据了解,去年天教社全年利润的70%来自教材出版,而从明年开始,这一比重就要下降到30%-40%左右,压力不可谓不大。所以,天教社领导班子多次开会商量,探讨开发多种发展方式。
首先,天教社推出了两个切入点独特的新刊物《名师网校》和《英语教师》。该社副总编辑李莉介绍说,这两种刊物走的都是“强强联合”的路子。像《名师网校》,是出版社与由天津市的教育部门、新华书店业务开发部联合开办的网校共同制作的刊物。这本杂志的运作可以集三方的优势:出版社擅长编辑出版、新华书店系统有很好的发行渠道,市教育部门与学校联系紧密,拥有充分的师资优势。以这种“优势互补”的方式求发展,可以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只要宣传得到位,不仅可以扩大影响、网罗人才、扩充作者队伍,还可能派生出一些好书稿,为出版社带来远远超出杂志本身效果的价值。目前这两本刊物已经试刊,反响不错。
其次,出版社重点抓大项目。这类大项目不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会在一定时期内为出版社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与兄弟社合作出版、正在运作之中的《绿色承诺行动丛书》就是为配合“绿色承诺行动”活动而做的。
再次,继续调整出版社内部结构。李莉副总编告诉记者,天教社近两年陆续招聘了一些新人,不断调整编辑年龄、素质结构的合理性,补充新血液并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此番随着教材限价通知的下发,走市场的教辅书的出版成了出版社的自留地,发挥教育社的优势,开发自己的拳头产品是缓解转型压力的极好途径。于是,出版社不仅对编辑部相关科室进行调整,还专门成立了教辅读物编辑室,加强这一方面的资源配备。
面对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天教社以内部优化,整体练兵为思路,以既有优势为基础,多方面找支点,谋求新的发展。“重新洗牌时,我们不要排在后面。”杨清文社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