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握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平衡

2001-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茅慧 我有话说

凡是从事了多年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有种感叹,这门学问确实不易做到位做彻底,这是因为舞蹈的独特属性使然,它既是凭借人体的具象艺术,又并非是影照生活的表现艺术。在中国如此漫长而无录像记录手段的古代社会,那些被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笔所描绘的鲜活舞蹈,皆已远逝于时空隧道而不再复返,留给今天那些试图冲破艺术世界的时空阻隔进行探密和挖宝的人们的,充其量是一些只言片语或瞬间影像,以至于对今天任何一个严肃客观的舞史研究者来说,即使掌握了众多的文献记录,舞人舞目,也仍然对如何将一个古代的著名舞蹈描述给今天的读者把握不定。所幸的是,凭借着近现代考古学的成就,许多隐蔽和埋葬在山岭深处或黄土之下的舞蹈形象得以重见天日,然而,即便如此,舞蹈史研究者在欣喜之余仍不得不绞尽脑汁思索这些瞬间的舞姿图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确,舞蹈史研究领域里的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问题都天生附带着悬念和不确定的成分,舞蹈史研究者的工作如同走在一条高悬的钢丝上,若想成功就得使尽浑身解数把握好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平衡。《图说中国舞蹈史》一书正可说是在这样的行走中作出的一个富有新意且又漂亮的动作。

本书与过往的舞史专著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既不同于以文为主的论著,也不同于以图为主的画辑,而是图文并茂,图说并重将直观的艺术形象置于十分显要的位置,引导读者从形象与感受入手,以达到对所述内容的理解。全书共收图340多幅,绝大部分为彩色实物照片,装帧精美,制作上乘。一幅幅舞姿婀娜的照片,蕴蓄着浓重的历史感;图下注文语言生动简练,即便无暇先祥阅正文,也可从中获得对古代中国舞蹈的鲜明印象。该书还收录了许多珍贵独到的图片资料,如:河北宣化张世古墓辽代散乐图、宁夏贺兰宏佛塔西夏彩绘木雕舞人、南北朝高句丽舞俑墓壁画、云南傣族清代银桶舞姿浮雕、天津清代仿乾隆款女乐舞图瓶、清代木雕屏风舞人、湖北江陵凤凰山秦代乐舞纹梳等。每幅图片都负载着美术、工艺、舞蹈、造型等多重美感元素,在每页中亦图亦文、疏密得当的编排,令人赏心悦目。

由于现有出土的舞蹈文物本身大多未附带文字佐证,只有大概的时代范围,如何将有明确舞姿的历史文物与史书中的舞目记载对应考证,不仅是对学者学术态度和治学风范的考验,更是显示其治学功力的要害之处。在历史史实的局部研究及细节考证方面,本书的作者作了详细而审慎的评说,比如在“宋代舞蹈”一章中,作者除了宏观上把握住了宋代动荡与变革的整体艺术走向,同时力图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占有、分析、提炼,并将思考的触角尽可能地延展,充分注意到舞蹈艺术的上承下传关系,通过对宋代的“民俗舞蹈”,“乡间街衢舞队”“宫廷宴乐队舞”中的每个舞目分别做细致入微的探究,进而描绘出一幅视野宽广、清晰可辨的舞蹈工笔画卷。

应该说该书在图文并茂、图说并重的框架中成功地完成了将中国古代舞蹈史系统、完整、有条理地表述给读者的任务。对业内人士而言,此书编者所创意的“图说”形式引导出了舞蹈史研究方法中一个极具挑战的境界,那就是如何驾驭舞蹈文献与舞蹈文物,洞察它们之间的契合点和连续线,并给予精彩的评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