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图新馆赢得“碰头好”

2001-05-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李萍 我有话说
近日,记者来到开馆不久的首都图书馆新馆时,刚走到门前,就听见一个童稚的声音:“妈妈,下午我还要来,这里的书很好看哟!还有好多好多书没看完呢。”

走进大厅,只见阅览室分布图挂在显眼的位置,高清晰度电子投影屏幕上面,显示出各种时事及专题信息,舒适的环境使脚步匆匆的记者不得不留下来。

首图新馆筹委会宣传处郭亚南先生介绍说,目前,新馆内的康复文献、少年儿童和北京地方文献等11个阅览室已完全向市民开放,可供读者借阅的文献书籍达100余万册。首图已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各种方便快捷的借阅方法,可以满足读者多种形式的需求,从根本上实现馆内和馆外读者查询的一致性。读者不仅可以到图书馆看书,还能上网浏览馆藏图书资料。借书方式也很快会多元化,比如,马上就要开通网上借书,方便读者。

郭先生说,首图新馆正式开放,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为了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到这里看书,他们专门设立了2个其他图书馆没有的阅览室:康复文献阅览室和少年儿童阅览室。“康复文献阅览室”是专为残疾人设立的,在阅览室中提供盲人文献,并配有盲人专用电脑软件。图书馆为了方便残疾人行动,还备有轮椅等设备。鉴于国内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通常只为成年人服务,很少注意到少年儿童读者,首都图书馆考虑到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专门设立了“少年儿童阅览室”,这个阅览室开设了幼儿、少儿两个阅览区,配备了玩具等儿童娱乐用品,图书馆的员工还把这个“少年儿童阅览室”设计得像幼儿园一样。这样,既为少儿读者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娱乐场地,同时也为携带儿童来馆的读者提供了便利。据了解,接纳小读者和幼儿最多时,一天竟达到500人次。

在中文图书阅览室,负责人曹丽明介绍说,每天读者有500多人次,周末至少是平时的2倍。她拿着登记本说,来首都图书馆看书的不仅有附近的读者,还有来自较远的其他城区的。借阅典藏部主任王春立说,正式开馆半个月以来,全馆办理读者卡就有上万个。王主任说,这个地方虽然有点偏,但来馆办卡的人却出乎意料的踊跃,特别是“五一”期间,全馆员工因此没能休息。据了解,早在试馆期间,附近就有不少中学生来图书馆,要求办理读者卡。图书馆正式开放后,办理读者卡的条件进一步放宽,不管是不是本市居民,只要满13周岁就可以办理“读者卡”。

读者对首都图书馆新馆评价颇高。北工大98级王明同学说:“东三环附近终于有了一个大型文化场所,太高兴了!以后查找资料就不用发愁,也不用老远跑到国家图书馆了。首都图书馆不仅藏书量大,服务态度也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孙老先生说:“首都图书馆以前在城里时,我经常去,现在迁移了,把我的心也迁过来了。这不,今天又到这里继续办理读者卡。”在首都图书馆,记者还采访到一位刚刚从国外回来的读者,他说:“在国外就知道首都图书馆今年5月份正式开放,心里特别高兴,以后查阅资料方便多了,也让东三环附近的居民感受到文化气氛。只要有时间,我们全家人都会来泡图书馆的。”

刚刚起步的首图新馆,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呢?郭先生说,藏书还没有充分利用,少数旧馆的书到新馆后,还没整理上架,图书馆会加快时间把所有书上架。另外,读者反映图书馆外树太少,有时看书累了,想出去走走,附近连树荫都没有,图书馆会快马加鞭种植树苗,大范围绿化馆外环境。还有,首图新馆虽位于东三环旁,但交通还是不太方便。从这里经过的公交车不可说少,但只有28路、300路的车站离新馆最近,其它的车站至少有一二百米远。再有,新馆所在地相对而言文化氛围不足,高校、科研单位较少,如何更多地吸引读者,特别是改变平时读者稀少的现状,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