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出版的“高校文学经典读本”丛书,便集中展示了近20年来高校文学的创作实绩。据我所知,这样大规模地推介高校文学作品,尚属首次,它为读者了解、体味高校文学的整体风貌及变化轨迹,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件工作的价值,我想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校园之中的文学创作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希冀、想象、感受和经验,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急速变化的时代的思考,都直接见诸文字。因而,20年来校园文学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记录了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现实,反映了大学生丰富的心灵变奏。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理解时代浪潮之下年轻人精神趋向的演变,它们在社会史、文化史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之中的文学创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的围墙之内,它具有一定的延发性,与当代文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很多作品没有发表,只在校园之中流传、阅读,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作者在告别大学生活后也可能已放弃了写作。但应该看到的是,还是有不少人坚守了自己的理想,经过潜心的实践,终于成为作家、诗人,活跃于文坛,使早年的文学之梦变成了现实,他们大学时代或稚拙或激进的文学实验,也没有被岁月湮没,而是不断生长成为新的文学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文学具有一种“潜在写作”的性质,它像一块苗圃孕育了未来茂盛的文学森林。
其实,如果稍加回顾的话,我们会发现,新文学的历史一直与校园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四”时期十分著名的刊物《新潮》就是出自当时一群北大学生之手,二三十年代的清华、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都对新文学的展开发生过一定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学不仅向文坛输送着充满活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年轻作家,还是文学的观念和技巧建构、传播和实验的场所,同时它的氛围也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品格。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彼此互动中,一幅崭新的新文学发生图景正若隐若现。现在,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尝试描述20世纪文学与大学文化的关系,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尚待开掘的课题。
要简单地概括高校文学的特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文学传统,不同年代的文学追求也迥然不同,这使得校园之中的写作呈现出纷繁的多元局面,甚至还交织着冲突和论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具有一种非功利的原发性,既不接受既定指令的约束,也没有过多地受到商业因素、文坛势力的影响,而是本然地源自创作的冲动,较为贴近文学的本位,更多地体现出纯文学的立场。不仅如此,年轻人的思想还十分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不愿循规蹈矩地沿袭前人的思路,因而他们的写作往往勇于实验,先锋性较强,总是打破传统的阅读期待,构成对文学成规的挑战,而这正是校园文学清新的活力所在。另外,他们的作品,有的可能颓唐消沉,有的可能激昂愤世,有的可能玩世不恭,但无论其内容、情调如何,一种理想主义气质总是贯穿其间。这种理想主义并不等同于肤浅的乐观主义,也与对复杂的历史现实的无知无关,它是一种热情的有关未来的想象,是对生活意义、价值的执著追求,是青春天然的底色,即便它是以一种曲折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的。或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过时,但在当下这个价值尺度失落的多元社会里,我相信,理想主义仍是一笔不能丢弃的资源,它不仅是高校文学的 特征,也应实践于大学教育的理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