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中小学教材改革推出研究型课程

2001-06-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 萍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李萍)近日,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成果展示会在上海大同中学举行,到会的领导有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研究型课程是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中构建的一类新型课程,更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林德芳介绍说,研究型课程是一种由学生从自己身边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在老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崭新课程,这种新型课程已在上海市高中全面推出。研究型课程完全是学生们自已动手、动脑完成的,课程的课题也全是学生们自已想出来的,老师根本不提供课题,只给学生们课题指导,在指导中如果有老师解决不了的课题,学校就会请校外的学者、专家来帮助学生们完成。推出研究型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上海市中学开展研究型课程后,老师发现: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基础课不太好的同学,在研究型课程中,思维特别敏捷,课题很有创意,相反的,有些基础成绩好的同学在研究型课程中还不如成绩差的。研究型课程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已发现问题,自已来研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这次研究型课程成果展示会上,一位叫赵学童的学生深有体会,他说:“学校不但给予我提前体验‘研究生’的生活,还让我更好锻练自已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研究课题时,学会了怎么找课题、怎么做课题,也学会了与社会打交道。”

林主任说,自1997年起,市教委在总结一批中学开展的研究性综合活动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型课程的构想。几年来,这类研究型课程由点向面逐步推进,并作为二期课改的一类重点课程,首先向全市高级中学推开,列入课程计划,成为一个闪亮点。这种研究型课程主要是在高中,如上海中学,几乎每个学生一个课题,且课题都是学生们独立完成。今年,研究型课程不仅在中学推广,还渗透到部分小学和幼儿园,因为研究型课程在中学开展后,效果不错,也很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从而有些小学和幼儿园也自愿试验,但小学、幼儿园开展的课程不叫研究型课程,而叫探究型课程。今年秋季,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已经要求有条件的初中、小学开设这类研究型课程,学校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当记者问到家长对研究型课程意见如何?林副主任说,家长们对开展研究型课程评价还是很高的,但也有少数家长担心孩子们太钻研研究型课程,忽视了基础课程,而影响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和将来升大学。林副主任托记者告诉有顾虑的家长,学校会采取措施,让学生基础课程和研究课程两不耽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