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首先关注的就是健康保健问题。许多读者和编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老年出版主要应是保健类的。从出版现状看也确是如此,就记者所见,近期出版的图书专门谈养生经验的,就有《百岁养生——中外专家论保健》(山东人民版)、《长命百岁—中外名人长寿秘诀》(珠海版)、《寿星列传—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上海人民版)、《养生益寿新法》(广东经济版)等好几种。江西高校出版社前总编黄真华先生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出版工作,对老年人保健养生体会深刻。他从自身体验感觉到,有没有保健方面的知识,对一个老人来说大不一样。因此保健类图书是老年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为江西老同志大学编的系列教材,都是由一些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医学院的教授执笔的,虽然由于时间仓促,相对简单了一些,但其中对常见老年病的分析和治疗指导很有权威性。为了让更多的老年读者受益,他觉得这些书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但从总的方面来看,老年保健类图书出版还不尽如人意,市场上一般生活保健书比较多,但针对老人的比较少。从出版社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对市场前景担忧而裹足不前。广东经济出版社曾莹女士认为,一些老年人遇到的问题,专家观点各异甚至矛盾,这方面的书出起来比较麻烦。他们本来打算从日本引进一套老年方面的图书,由于对市场没把握只好作罢。《养生益寿新法》一书与同一套中其它两种相比,销量明显较低。曾莹认为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逛书店机会较少,青年人给老人送书的风气还没有养成,目前老年人主要还是物质方面需求大,精神需求还不太迫切。
珠海出版社的李一安先生则对老年出版表现出信心。他任责编的《长命百岁》系列图书(包括《中外名人长寿秘诀》、《自我养生与健身》、《食补、食疗、食忌》),首印6000套,仅在去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和今年4月长沙书市上就已基本订完,市场反映不错。在他看来,现在老年人文化层次提高了,不仅老年人本身,亲友、子女也开始从精神层面关注老人的生活保健,同时现在大家购买力也有很大提高,老年图书市场前景应该是不错的。目前他还准备把这方面的书继续做大,搞一个“健康金钥匙丛书”。
保健养生之外,还要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中国老龄协会会长、著名老年学家邬沧萍教授认为,在一个长寿的、老龄的社会里,既要有利于老年人个人健康,也要有利于国家发展,让老年人老有所用;老年出版既要有养生保健方面的,也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的。黄真华先生也认为,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图书还不多见,应该注意出版。近期出版的内蒙科技版的“中老年养生经典”和吉林大学版的“幸福晚年丛书”算是进行了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养生经典”有保健、娱乐、情爱等6种,“幸福晚年”第一辑有心理健康、隔代教育等4种,涉及老年生活的方面较多,应该是同类书中比较上规模的。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据了解,“中老年养生经典”目前售出一万多套,还算可以,而“幸福晚年丛书”销售就不太好,据责任编辑陈铮说,第一辑是投石问路的,可到目前还没什么反响,看来下面的是没法做下去了。
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理说,市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为什么会遇到问题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社对老年图书市场还不太重视,不注重宣传推销,对市场反映不够灵敏。据陈铮介绍,“幸福晚年丛书”出版后基本上没有进行宣传推动。“酒香还怕巷子深”,其它种类的图书尚需大力推销,老年图书就更应该多进行宣传。另一个问题是,与其它书相比,老年图书装帧设计还相当简陋,比较精美的还比较少,不利于购书者作礼物送给老人。另据一些老年读者反映,现在要在市场找到自己对路的书非常困难,一些老年书的出版根本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对于出版社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出版社对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缺乏了解。就连市场反映不错的珠海版《长命百岁》也是在出版后才逐步得到一些反馈,了解到老年读者的一些特殊需要。比如,老年人一般视力不太好,曾有一位上海读者因此建议在书后附放大镜,价格增加一点也无妨。也有读者提出用大一点的字体,比如4号字就可以接受。李一安告诉记者,以前没考虑这么多,没有想到老年读者的特殊需求,这次吸取读者建议,准备再版时将把字号由5号字换成4号字。另据了解,《长命百岁》中很多作品都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整理出版时征求过一些读者意见,对内容也作了一些调整。能够畅销,跟这些因素是分不开的。李一安先生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为了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现代人比较强调休闲,短平快的作品更适合阅读的需要。
老年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书?作为已经进入老年行列的出版工作者,黄真华先生是比较清楚的。在退休前,从老年人阅读的角度出发,他曾想过两个选题。一是跟中央台“夕阳红”栏目合作出一套“夕阳红礼品丛书”,内容不仅有老年保健,还有涉及遗产继承、家庭问题、合法权益以及适合老年人阅读的文学欣赏方面的;一是借中央台资源优势,合作出版一套以老年人为对象介绍世界风光的旅游光盘。由于对市场前景的顾虑,社里最终没有接受这两个选题。不过,黄先生认为,虽然有一定的风险,这两个选题至少能够保本,现在给老人送礼,送实物不如送礼品书更上档次,更有意义。另外,由于时代变化太快,许多老年人观念跟不上,遇到问题,往住想找本书看看。但现在这方面的书缺乏针对性,无法引起老年读者的注意。报刊杂志上虽有这方面的文章,但比较零散,不便收藏,也不利于老人们阅读。如果能够收集起来,分类汇编,应该是很有市场,也很有意义的。
据了解,有关老年学的研究成果在老年出版中所占比例也太小。邬沧萍教授认为,这种状况与国家重视不够、投入不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学研究还处在“游击队”状态下,甚至还没有一家专业杂志。如此看来,老年出版的发展,需要出版界不断摸索。许多读者在接受采访时,对关注老年人,提高老年出版的水平提出了殷切的期待,我们也希望出版界不要再观望下去,早日出版更多适合老年读者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