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书包将造就新的亿万富翁

2001-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沉重的书包

许多人都难以忘记,珠海的中学生拖着带轮子的旅行箱,去上学的画面。

有人称过许多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十到二十公斤左右。压得我们的小孩子弯腰驼背,压得矫正脊椎畸形的“背背佳”畅销。那如牛负重的样子,真让我们心疼。越来越多的课本和作业本,使中小学的课桌显得越来越小,学生们上课得把书包都放在地上。

可我们做父母的难道就只会一声叹息?就不能在这已经到来的@时代,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在中国的信息产业已强大到成为中国第一产业时代,我们能不能重点开发,这个市场前景会比彩色电视机还大的,可以卖出数以亿计的电子新产品: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 是一个成熟的产品

电子书包已经问世,并且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或者是什么尚在研制开发中,尚在襁褓中的产品。

它现在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大约在1500~1600元,还难以在全国的学校立马就推广普及。不过只要我们下决心解决,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还是件很容易的事。

传呼机刚出来不是卖3000多吗?没几年就跌到一百二十元了,还外带一年的服务费。没准儿现在的价格是600%的暴利的结果。如果“格兰仕”、“长虹”、“康佳”、“高路华”一开发此项新产品,那价钱立马就掉得跟“快译通”差不多了。

神奇的电子书包

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情景:我们的学生上学去就带一本书,这就是电子书包,如果这本书做得秀气些,完全可以插在上衣口袋里。

可就这么一本书,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读博士后都还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随时都能更新。它的容量可以达到一个小型图书馆的程度。这里面没有一点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做到。

课堂上课桌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破烂肮脏的作业本,连钢笔、铅笔、圆珠笔、文具盒都不用了,就只有一本16开大小的电子书,想想都让人爽气!

电子书包 能让我们节省多少纸张

中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人,如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学期总印数将超过64亿册,而每学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是课本的数倍,估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一学期我们的孩子要掉多少铅笔?我们现在给孩子买铅笔都是一盒一盒地买,如果一学期用两盒,一年便是40支,也就是128亿支!

为了这两座大山,我们每年要砍伐失去多少森林!仅仅环保一项,电子书包就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财富,能算出来吗?

电子书包叫板出版社

让我们先来审读一下这样一组数字,并研究一下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了些什么: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统计,1997年,我国出版业全行业年底库存积压图书为31.69亿册,总金额173亿元。1998年为34.18亿册,206.88亿元。1999年库存突破37亿册,总码洋超过235亿元。

如果加上在途商品,以及未能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集体、个体书店、供销社图书等社会发行渠道的库存,(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由于统计上的困难,无法准确估算),最保守的估计,1999年全行业库存肯定已超过40亿册,总码洋超过250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些库存图书分给所有的中国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好几本,价值超过20元。

在这250亿元当中,国家一级的出版社占到了多一半,地方出版社沉淀的资金比中央一级出版社要少些。这大概是地方一级的出版社,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供沉淀。据统计,全国每家出版社积压的资金平均在1000~3000万元左右,还有上亿元的,如果清产核资一下,不知中国还能剩下几家出版社?

举例来说,出版大省浙江省共有13家出版社,1999年年底压库图书总码洋为37238万元,平均每个社2864万元,其中最多的一个社超过6000万元。

而且情况还在恶化。

1995年以前,我国库存图书的结构,积压图书两年以内的占75%,两年以上的占25%,而现在变成了两年以内的占60%,两年以上的占40%。也就是说,库存图书结构更加老化。

图书可不是商品房,就是商品房每积压一年,其成本也会上升10%,而书籍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积压超过两年的书基本上已是废纸一堆,该送造纸厂了。积压两年以内的书还可以以册计,积压超过两年的书只能按公斤、按吨计算了。

对于我国的出版业来说,总数如此之大的这笔不良资产,如不迅速地加以消化或剥离,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

我真的不知道这些数字能不能唤起我们的出版业的忧患意识,能不能让他们忧心如焚,午夜难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文化程度还很低很低的国家,这个包袱太沉重太沉重了。

如果计算一下一些出版社的净资产负债率,2001年,许多出版社都已资不抵债,早该进行破产清算了。

现在,连银行都有倒闭的,最近“广国投”的倒闭就让人惊心动魄。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听说哪一家出版社有倒闭的。

报刊社关门的不计其数,以至我们经常弄不清哪些报刊还办着,哪些报刊已经停办了。可这种残酷的竞争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令人欣喜的结果,那就是我们的报刊定价是非常便宜的,单就报纸的发行价而言,大多数的报纸是赔钱的,一张24版的报纸才卖0.50元钱,而80版的《北京青年报》居然才卖0.80元!一个版才卖1分钱。一本非常精美的《深圳周刊》才卖3元钱,只有经营得非常成功的报刊才能做到如此便宜,这些报纸刊物的经营是靠广告费支撑的。

我们的许多出版社一直是靠统购统销的课本在养着,中国20岁以下的年青人基本上都在学校里读书,对课本的需求每年超过120亿册,单此项需求的总码洋已接近1000亿元。

现在一个中学生,每学期开学的课本费已在300元上下,而课本的出版是由出版社绝对垄断着,课本的发行则由新华书店独家经营。教材的出版发行利润非常惊人,一本定价10元的书,从印厂里出来,其价格只有几块钱。剩下的就都是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了。由于它根本不经过批发零售环节,直接到学生手里,而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积压或库存,做到了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是一块无与伦比的大肥肉,出版行业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未出现全行业亏损,其奥妙就在这里。

如果我们砍掉这一块,也就是说,我们用电子书包替代了传统的教科书出版,那对于我们的许多出版社,市场化程度极低的出版社,真是一场灭顶之灾。

可没有破产倒闭机制,没有竞争机制,对我国的出版业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我们的出版业效率低下,不思进取,冗员庞杂,对市场反应迟钝,出版成本、发行成本居高不下。

这种大浪淘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新的亿万富翁将诞生在电子书包中

千万别把电子书包不当回事,一个小玩意儿会带来一场革命。

它不仅会对中国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中国的社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深刻影响。科技的进步会对社会的变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样的事在世界的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上还少吗?

尽管我们已经感觉到这个小玩意儿的神奇,可我们还会怀着惊奇和喜悦聚焦这件事:电子书包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我们整天在寻找投资的新热点,却不知道热点在哪里,以致许多上市公司为钱所累,为钱犯愁,还弄出许多乌七八糟的事来。而这个市场前景超过3个亿,价值将高达上千亿的产品,真的会没有有识之士去开发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