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教育中越来越大

2001-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背景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进行,七月流火烧得中国众多媒体不得安宁。曾以素质教育为己任的某些媒体,已改用高考指南、高考大全、高考钟点房等大标题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全国考生的父母也不得不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面对如此严峻而现实的应试教育,难道我们曾经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这样不堪一击吗?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令人深思的问题?正好此时我看到了一套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教育观》,书中溶入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教育的多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谈了许多中肯而实用的意见和观点。它与考生正在进入的“黑”七月不同,这里的内容仿佛给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希望,为此我们带着许多问题走访了本书的几位编作者,请他们就当前的教育改革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

谈松华: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我的教育观》这套书是在世纪之交出版的,从出版的前后情况来看,国内正好是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过程中,国家正在加大教育工作的力度,包括实施《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第三次全教会对素质教育方针的全面确定,特别是去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使得全国教育界开展起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这期间《我的教育观》的出版,为这次大讨论提供了不少理论依据。在世纪之交,教育问题受到如此关注,国家又正在推行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讨论就变成是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先导。因此这套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教育思想的更新应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新世纪、新经济、新教育中我感觉到,在21世纪,教育将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将是一次全球性的变革。这次变革的全球性是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的。国际上有种看法指出,长期以来的制度化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只能适应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后,社会化的、个性化的教育会进一步发展,这样教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我们不赞成那种较为激进的说法,就是用网络教育来替代学校教育,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会引起教育观念的转变,这是全球性的变革,是时代的变革。但中国的教育变革的紧迫性则更为突出。中国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那么,中国的教育在计划经济中的大一统、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制度、教育思维模式、教育观念、人材培养模式必须向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转化。另外,中国的教育虽然有许多好的传统,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形态相关的,也就是说不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不强调变化。我觉得影响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计划经济与农业社会,以及传统的科举制度,就是依靠考试来选拔人材。还有,现在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供求矛盾,现在的教育重心是向社会需求倾斜,这必然导致选拔性教育,选拔性教育就必须采用考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在全球性的教育变革面前,中国的教育就更加需要变革了。

归根结底,我们所讨论的其实是21世纪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是新世纪教育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传统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已很难适应新世纪的要求,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上看,对人的素质要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开放的中国人,这既包括民族文化的积淀,又要有世界眼光与世界胸怀;要适应知识革命的变革,就必须培养出智慧的人,培养人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要适应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就必须培养出合作的人,也就是要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要适应中国体制的转轨,就必须培养脚踏实地、开拓、探索、实干的人。我认为中国在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多方面变化,对中国人的素质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今后的教育就要满足于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21世纪前10年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显示出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

过去基础教育有过7次较大的改革,但都只是从学科的层面考虑对教材进行修订,总的来说缺乏明确的课程理念,以及对总体课程架构的思考。但这个文件的亮点是我国课程政策的转型。这次改革将要实施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1.国家课程:是对青少年最低限度的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九年义务教育。2.地方课程:因本地区、本社区特别需求而设置的一种特色课程。3.校本课程:针对本校本班的实际以及周边的情景、环境,由教师学生不断开发完成的一种补充课程。三种课程是三位一体的,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多元智慧的存在,那么教育就应当是多元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倡导,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和当前的应试教育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就要求我们把精英主义的教育思想转型为大众主义的教育思想。

本次国家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教育的深层转型。首先,是体现在课程开发方式的转型。1.由学科专家、课程学者、课程行政人员组成的编写小组,制定课程的标准是实施一纲多本的思想与编写依据。2.课程专家、学者从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进行专题研究,逐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课程理论队伍,为现代课程的实施提供辩护。3.选择若干基层学校作为课程实验基地,建立课程实验网络,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

其次,体现在教学规范与评价制度的转型。从以往的“灌输”教学向“对话”教学转变,从单纯的知识移植转化为沟通、对话、合作。以前的评价制度太不注重过程,只重视结果,而现在的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的建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交互作用指的是学习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这表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绝不再是孤立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教学设计已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智力,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合作的空间,提倡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竞争。

《纲要》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完全不同,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对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灌输,课程结构过分知识本位,课程内容繁、难、窄、旧,以及太重书本知识等都是有力的爆剂,更利于教学的规范和评价制度的转变。

再次体现在教材生产的多样化、优选化、规范化。过去理解的课程=教科书=教材,这是不对的。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只能生产出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标准件,学生怎么会有创新意识,远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现在国家倡导多纲多本的教材开发,正是为鼓励有关机构、出版社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生教材,结束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优选化。特别是在网络社会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电视教材、网络教材等,这些教材会更加普及,从而形成学术世界、虚拟世界以及真实的世界同步进行的场景。

归根到底,本次课程改革是教育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致力于铲除应试型的学校文化,创造、重塑发展型的学校文化。实际上,这意味着我国教育生产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前提条件就是教育思考方式的根本变革。它不仅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更要求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课程开发的对话与协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教育工作者、教材编写者与出版者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变革中来,这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教育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文明之一。

黄尚立: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

最近,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教育观》这套书。当时策划这套书的初衷是集合一批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在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以求引起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从思想、理念、观点上进行一次大辨析。1995-1996年间,我们为出版这套书制定了第一个方案,当时我们拟好了一份采访名单让编辑去采访一批教育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把他们对教育的看法编辑成书,但这个想法在实施中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们提出与中央教科所合作,拿出我们的方案与他们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综合后形成现在这个比较容易实施的方案,这套书的出版是出版界与教育界合作的成果。我们曾经担心过这个策划,因为现在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很多搞了一辈子教育的人形成的观点都可能与现代的教育方针、政策是相左的,但有争议也不是坏事。这也包括《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出版,也是想介绍一些国外的教育观念。这本书虽然很畅销,但是教育界有很多行家都未必认同,他们觉得怎么可以把中国的教育这样与美国来做比较,仿佛美国的教育就好得不得了。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引入。在教育领域里,因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议,是很平常的,尤其在教育体制改革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进行这种大讨论是一件好事。

教育部最近发表了《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30条)》,分门别类地提出了30条纲领性的,可以升华的,可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与检讨。前不久,教育部又提出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从高一开始纳入教材系列,更标志着我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已经开始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提出的是把学习搞活,强调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其内容是提出不同的题目,其中涉及的知识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它与社会、生活都联系在一起。这些题目的提出,需要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搞调研,最后形成一篇论文,从而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一个局部来看,它已反映教育观念的变化已经落实在教材的改革上,这个起步是很重要的。

当前,对于出版社来讲,更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地适应教材出版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已出台《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文件,围绕这个文件有12个配套的文件,其中包括教材出版、发行的招、投标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于教材出版者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按传统的做法,教材的出版是一项政治任务,具有很强的专营专控的计划产品的色彩。现在引入竞争,严格控制教材的利润水平,可能会引起教材生产链条和重新布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教材出版、发行的参与者在新一轮教材的出版、发行的招、投标当中,必然会重新“洗牌”、重新定位。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就当前的教育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正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国的应试教育,其最大的缺陷,是在教育中“人”不见了,是一种淘汰式教育。从高考中选拔大学生,残酷的竞争明显地表现在高中阶段,而实际上是从小学就开始了,从学生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必须选择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师,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选拔。但受中国的国情所限,现阶段只有10.05%的人能接受大学教育,可以想象这种选拔是多么的残酷。在这种教育现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的漠视,从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孩子要经过无数次的考试,而实际上这种教育正处于一种荒废状态,他对人的教育是没有的,只是机器、分数、名次。全国的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你什么都不用管。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是对一切都置之不理,只要能考高分,能考上大学就拥有了一切,高分就是孩子一生的命运。然而,我们这些高分学子们又是怎样的呢?前年考入清华的学生中,35人有自杀倾向,770多人自述有心理问题,这就是教育对人的漠视所造成的后果。这种教育只是一个选拔机器,选拔出一些看上去相对优秀的人,然而它给社会埋下多少隐患,他们进入社会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这与童年缺乏人性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而不是只传授知识。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实儿童教育应该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现在哈佛大学提出人有多元智力,孩子成长的背景不同,基础不同,他们的智力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因为一个孩子没考高分就把他说成没用功,很可能是因为某种基础问题,某种背景问题,他真的很用功了,可就是不能理解,这应该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从前对人的认识太肤浅了。我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就非常感动,总部的建筑从空中看就是一个“人”字。教育的进步就是把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是一种非人性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人性的教育,充分地考虑了人的需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的发展,而应试教育是片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多把尺子衡量人,而应试教育是一把尺子衡量人。因此,素质教育是很人性的教育,它强调的是每一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我认为未来教育的关键是人的解放,是唤醒人本质的潜能。我们正在做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其宗旨是人人都成功,其成功的理念是发展、选择、和谐。我们认为成功不是高分,也不是名次,甚至更不是社会成就。成功就是发展,在你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成功就是选择,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事情;成功就是和谐,是与人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成功真正的内含就是幸福。

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人”字在教育中越来越大了,成为教育的支柱。这虽然仍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整个教育界已经开始觉醒,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师,甚至我们的孩子都在觉醒。

实践

孙维刚:北京二十二中特级教师

因素质教育成绩卓越的孙维刚老师病重入院,未能接受采访,故节选他在《我的教育观》基础教育卷中所著的《造就新型人才,我的看法和实践》。但因篇幅有限不能将孙维刚老师在实践中总结的素质教学生动活泼的实例全文刊登。

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实验,至今刚好完成三轮实验。从第二轮实验起,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目标确定为,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