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

2001-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戴世平 我有话说

书名:《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作者:伍雄武出版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定价:28.00元

科学研究之大忌,就是不敢面对实际问题,从理论到理论,从知识到知识,或者伪设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一项研究成果之所以是有价值的,就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之所以高度评价伍雄武教授的这项科研成果,就在于,这项科研成果是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问题,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

伍雄武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充分挖掘、利用云南少数民族的思想素材,对少数民族的哲学思想有精深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伍雄武教授发现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将它提炼为中华民族精神。他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和论证,进一步得出这个结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从“华夏中心,四方关联”格局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传播的过程;而中华民族由自在实体到自觉实体的转化过程,又是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即是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伍雄武教授不是去凭空构想中华民族精神,而是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去发现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是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前提,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又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标志。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伍雄武教授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崇德重仁的观念、群体高于个人的观念、和而不同的观念等等,均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以说,当这些观念得到人们的认同之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会增强;当这些观念受到削弱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会减弱。因此,我们若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只是依靠简单的号召,也不是依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崇德重仁的观念、群体高于个人的观念、和而不同的观念等中华传统精神深入人心,指导人们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同事关系等。它们分别是人类复杂的关系网上的一个局部或方面,并且相互之间既相联系和依存同时又可能相互排斥。能够把这些关系整合起来,能够把十多亿中华儿女凝聚为一个民族实体,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以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就要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这一核心。

伍雄武教授不是孤立地看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而是接着把目光转向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展现。中华民族团结的维护力量,是以价值观、世界观为主,辅之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同根姻亲、依文化而辨华夷的民族观,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就是注重同胞情谊,热爱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表现在政策上,就是提倡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宽和共容、重教化而诸教并存的宗教观,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上,就是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注重宗教的道德教育的功能;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仁政德治、中华大一统的国家观,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上,就是注重国家利益,有爱国热忱,积极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表现在政策上,就是依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平统一、反对分裂的国家政策。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展开,我们就更能明确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为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宁,前提就是稳定,中华民族大团结正是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伍雄武教授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他在论著中的多方面展开,给我们明确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