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谁来救救“中国儿童文学学科”

2001-08-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每年“六一”前后都是各种媒体报道的重点,共同的主题通常是“快乐”二字,但在这快乐的合唱中,今年却有一篇使人忧伤但却让人警醒的文章——这就是我看了5月30日《中华读书报》刊载的王泉根教授《“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现状堪忧》一文后的强烈感受。

王泉根在列举种种“堪忧”的现象后,“吁请社会各界关注‘儿童文学学科’”。企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可谓不对,但转念一想,这些年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的事情也太多了点儿,从金融安全到环境污染,从学生减负到校园暴力,“全社会”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在我看来,关注“中国儿童文学学科”,自然是越广泛越好,但主要还应该是政府,更确切一点说,应当是教育部主管学科建设的有关部门。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国家标准学科分类目录》一直将“中国儿童文学”定位为“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与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等并列在一起。在各种儿童文学的活动中,我能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学科分类对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带来的巨大鼓舞。但在1997年教育部有关部门颁布的学科调整后的目录中,“中国儿童文学”和“中国民间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却被不明不白地砍掉了。后来,“中国民间文学”由于学界的力争,才以“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的形式出现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但“中国儿童文学”却从此被一刀砍掉了。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由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高校“十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中的“中国文学”部分,在“九五”规划的总结和“十五”规划的思路中,只字未提儿童文学。看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算是从“文学学科”中彻底消失了,王泉根所言“中国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将从中国高校断绝”的预言也绝非危言耸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