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时昆明回忆

2001-08-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38年起,被统称为“下江人”的全国各地人士为避战祸纷纷涌向西南内地,昆明成为首选的目的地之一。生活节奏向来慢条斯理的昆明人只好放弃他们上午十一二点钟才起来慵自梳头,街上冷冷清清,店铺三三两两才卸下排门牌的习惯,逐渐跟上“下江人”的步伐。去到昆明较早的“下江人”见过店铺里有荣砖似的“云土”出售。地摊上成捆成把的烟枪、烟斗、烟灯、烟扦子等烟具堂而皇之任君选购。其中有包银的、嵌宝的烟枪,象牙的、玉石的烟嘴等,显示出瘾君子的身分。这和他们有些人摸黑不起早的习惯不无关联。后来这些东西当然就不易见到了。30年代末,人们去昆明前都打听这样有吗?那样有吗?好像要到另一个星球去似的,到了那里才放下心来。除鱼虾等水产品外,家禽、蔬菜、水果样样都有。昆明人还不无自豪地说美国台尔蒙(D e l-M o n te)的罐头黄桃就是引进云南的品种。昆明人的饮食喜欢辣,和四川、贵州差不多。既有川菜饮誉在先,云南菜未见很有特色。倒是后来开出来的“冠生园”和“乐乡”,广帮风味带点海派情调,成为众多“下江人”乐往消费的好去处。令在昆明生活的“下江人”有点担心的是:云南地方都吃缺碘的岩盐。不少人尤其农村妇女得甲状腺肿大症,俗称“大脖子”,生怕自己的脖子也会大起来。当然,解放后都吃含碘的海盐了。

昆明原有集文、法、理、工、医、农诸学院大成的云南大学,为云南省的最高学府。由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的西南联大迁到昆明后,更大大地丰富了昆明的学术、文化内涵。影响所及,受惠至今。那时联大分两个部分,新校舍在西门到北门的城外。云大在北门。这一带的大街小巷到处见得到大学生,生意人瞄准了商机开出了好几家书店,战时物资匮乏,纸张质量甚差。但各种教科书、参考书、古今中外名著照样出版,销路甚好。旧书店也应运而生,许多外文原版理工科、文科参考书、文艺作品等都可在那里找得到。这一带还开设了多家小茶馆。傍晚,莘莘学子们抱着书和纸笔去到那里,茶水有了,瓜子花生也有了,夜自修从此开始。那时昆明电力欠足,电灯不够亮,茶馆里点上白炽光的打气灯,就更吸引茶客了。有人在那里埋头勤读,也有人边聊边读,还有人干脆把书放在一边,天南地北地“充”起“壳子”来了,就是四川人说的“摆龙门阵”。另有人双双对坐,悄悄发牌,认认真真地打起桥牌来了。他们这一打便不可收拾,非到茶馆打烊决不收兵。散伙时双方约定,这场定约桥牌比赛次日老地方老辰光浴血再战。

随校迁来昆明的联大学生多来自北方,离家时都不曾想到会一去那么久,都发生了经济问题。好在上大学几乎不花什么学费,吃饭靠“贷金”。号称两荤两素一汤。一声开饭铃响,八个廿岁左右的小伙子,围着饭桌站着,无多片刻,风卷残雪,一扫而光。校门口香烟摊、小吃店生意兴隆,土制的卷烟烟纸包装都差,烟叶却是美国佛吉州(V irg en ia)引进的品种。烟味不错,价格也便宜。点心以具有云南特色的米线和饵块为主。前者是大米做成的粉丝,后者是砖头大小的年糕,切片、切丝听便。两者均可汤可炒,加点辣的,好吃,果腹,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学生们也不例外。长期得不到家庭资助的学生只好去兼课、兼差。高校教职员工薪俸不多,出去兼职者大有人在。有位大学校长夫人自制江南点心“定胜糕”出售,宁做小生意,不发国难财,一时在昆明传为美谈。联大理工科在昆明另一端的拓东路,那里另是一番景象。理工科学生埋头勤读的更多。一本本厚厚的外文科技著作书桌上高高堆起。那时何来电脑,要买一把计算尺也颇不易。尽管战时气氛浓郁,生活清苦,学生宿舍里常飘出外国歌曲的歌声,还有配合得十分和谐的四部合唱,令人神往。那时学术风气浓厚,每逢名家名教授演讲,作报告,礼堂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校内外人士都涌来聆听。还有各种诗歌朗诵会、合唱会、话剧等演出都丰富了昆明的文化和艺术生活,使得相对而言比较“保守”的昆明大大地“开放”了一步。 (摘自《万象》2001年5月号,宜兴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