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下图书市场众多的保健类书籍中,近日出版的《21世纪健康自助手册:疾病预防与医疗保障》(以下简称《自助手册》)以其多维健康的新视角,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从世界卫生组织(W HO)关于健康的定义出发,涵盖了如何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诸方面达到完满状态的丰富内容,而且根据近年国外学者把经济状况作为健康评价基本内容的研究成果,结合新世纪中国民情国策的实际,介绍了怎样筹划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的实用知识。读后不禁使人感到,自己的生命说到底要靠自己管理,“无知是健康的杀手,不备是生命的隐患”。
通观全书,“没病≠健康、预防≠治疗、1+X=医疗保障”三个数学公式,将医疗和自我医(药)疗、养生及投资健康医疗保险在“生命自我管理”的理念中融会贯通。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关键词,即“预防”、“环境”和“保险”。
关于预防。科学家预言,“21世纪医学将向预防疾病方向发展”。
这种预防的原则及其方法在《自助手册》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它没有求全而罗列各种疾病(因为仅就一个人或家庭来说,这种概率都并不高)的“医术”,而是以3/4的篇幅从全方位介绍疾病的“防术”,郑重劝告人们注重个人自身免疫系统的潜力,推荐国内外预防医学提倡的科学卫生习惯和简单、经济而又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以避免疾病,从而把“预防为主”上升到“预防为本”。
如书中详尽介绍的“一日之计在于晨”、“睡眠艺术”、“吃的科学”、“喝的学问”、“穿戴讲究”、“洗的技术”、“性的卫生”、“服药知识”、“环境对策”、“心理养生”、“健身方法”、“网络健康”等12类日常健康行为,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有依据流行性病学研究而选择的危害较大的10种疾病的警示信号和预防对策的内容,也便于人们从日常生活琐事和身体表象,发现和预防疾病隐患。这些来自医学、心理学、环境学、运动学及其交叉学科不同专业人士的建议对一般人是很具价值的健康提示。
正是如此,这本手册对于大多数健康人、亚健康人或许比那些已有疾病的人更有帮助。它不仅有益于处于生命质量期的老年人,而且对于生命孕育期的胎儿、生命准备期的少儿或是生命保护期的中青年,更有及时的指导意义。
关于环境。“反对生命过分科技化”是这本手册倾力主张的生活方式,其内容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反夜生活而按生物钟熄灯就寝,利于儿童生长,有益于保护身体免疫力;反饮食过度加工;反食用难以再生的发菜、有益和珍稀的动物;尽可能顺时养生,少用空调,夏天该出汗时要出汗,冬日该耐寒时须耐寒锻炼;再如,远离激光灯闪烁的歌舞厅,不亲近“随身听”,以保护视力和听觉;使用电脑必须学会信息节食,注意防范电脑诱发的心身疾病;至于“不过分装饰居室”,“非特别需要不必长期喝纯净水”等的告诫,更是警示人们注意消除科技这把双刃剑的负面影响,实行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采取简单、节俭型的生活方式。过度舒适的消费,往往花钱买来了“文明”病。
关于保险。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应把经济状况作为健康评价的一项基本内容”。这里的经济状况是指可用于医疗的经济保障,不单指经济收入、房产及知识产权等现有一切资产的价值,还包括因各种医疗保险而取得的保险金价值。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倘若没有各种不同层次保险支持的医疗保障,其生命质量就势必存在经济隐患。
在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卫生体制下,如何提高个人医疗保障能力,《自助手册》不失时机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带有探索意义的建议,即建立家庭和个人“1+X”医疗保障小系统,并且就此提出了一些原则并做了具体的指导。其中涉及的关于健康消费(包括商品及服务两方面)水平的掌握、个人医疗账户的管理、个人医疗保障中基本储蓄、分层次保险和相关投资的金额比例及其组合的决策等理财知识,还有选择医院、医生和执业药师和控制医药费合理性的关系,等等,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除了需要医学保健知识,我们还亟待提高自己有关医疗保障的经济投资素质。
作为准工具类书籍,《自助手册》还附有健康数据库,包括就医参考、人体正常值、环境标准值、生活科学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