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现北大精神

2001-10-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厚余 我有话说
《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纪事》中的70多篇作品,为毕业已经40年的北大中文系1955级的同学所写。北大中文系55级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他们中间出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在学生时代他们就因编写“红色文学史”而著名。这本书,就是“这一群人寻找青春足迹和重温青春心境的又一次集体性的努力”,由他们从各自角度所言说的青春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影象和那一代人的处境和命运。

本书首先显示了北大人为坚持真理而不计成败利害的高贵品格。不止一位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亲闻写出了老校长马寅初先生和系主任杨晦先生,在那个狂热而暴戾的年代,是以怎样的勇气和坚定沉着的姿态“单枪匹马”地进行着“寡不敌众”的应战。也不止一位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在1957年那个不平常的春天,在“放卫星”、“反右倾”的鼓噪声中因敢说真话而罹难,而坎坷困顿,而英年早逝的同学,他们不屈于烈日般的威严与冰霜似的冷眼,“虽九死而犹未悔”……本书突出地褒扬了这种为真理而斗争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其次,本书显示了北大人在逆境中,在艰难竭蹶中,依旧奋进不止、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最典型的一篇是刘彦成所写的《小毛》,写家在浙江兰溪且有老母的毛祥庆同学毕业时却被分配到黑龙江双鸭山当中学教师,毛在那样的境遇中非但没有被压倒,反而成了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而闻名全国的温小钰,毕业后也是主动奔赴内蒙草原,经过严寒、饥饿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最终成了杰出的作家。此外还有许多篇都展现了这个集体成员的这种愈挫愈奋、愈炼愈刚的精神。本书最感人的是北大人那种严己宽人,真率坦诚的反思精神和忏悔意识。当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同学之间分化成了“斗争者”与“被斗争者”,有不少同学的心灵受到伤害,以致影响了其一生。如今,虽然一切都成为逝去的梦影,但许多当事者却仍然在愧疚,在进行“良心的谴责”。谢冕、丹晨、孙玉石等都有诚挚的披露,其中张菊玲的一些话是最令人动心的:“……在已经逝去的历史中,每个人都于自己的位置上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不能也不应该用一句那是时代造成的将它掩盖起来避而不谈…这种行径在我的道德与良心上是不可原谅的……对于一代人所做过的错事,应该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剖自己不留情面,反思历史不忘个人,有错就承认,就悔改,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所渴望的北大人金子似的自省品格!本书更感人的是北大人顾大我而不顾小我,向国家人民的前途看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崇高品格。书中有尹克杰先生的《一封写于四十年后的信》,尹先生是因为在“大跃进”时期讲了家乡的真实情况而被加以“现行反革命分子”的罪名而送去劳改的,后在吉林白城兆河农场就业,1960年回家种地,1980年平反在本县教书,现退休在家务农。他的信写得朴实真挚,催人泪下,最后说:“40年来我受的苦实在太多……我个人不算什么,好在我们的民族逐渐觉醒,并日渐走上振兴,这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大高兴,我们的后代不会再受我们当年的苦痛……人活在世上,如果时刻想着个人,那末他终生都会充满仇恨和痛苦……”看呵,这就是北大人的豁达胸怀!这就是北大人的精神境界!

(《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纪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