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征战——中国军事史》 蓝永蔚 黄朴民 刘庆 钟少异 著 115.00元 |
几年前,偶然读到了美国杰弗里·帕克著《剑桥战争史》的中文译本。这是一部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按照原著的规格出版此书,看来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然而引起我特别关注的却不是它的精美装帧,而是它的体例和内容。这部全景式的战争史长卷,从古希腊开始,基本上罗列了发生于欧洲、美洲、非洲、中亚、南亚、东北亚、太平洋、大西洋等地区的所有重大战争,都唯独略去了中国。比如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以六节的篇幅讲述步兵的起源这样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问题,其立意仅仅是讲公元前8—5世纪的古希腊城邦文化创造了以重装步兵为中心的古典时期,却完全撇开了同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春秋时期的步兵以及产生这一特殊文化景观的青铜文化,竟又毫不犹豫地断言:“独立的军事科学遗产始自希腊”。
作者在《中文版序言》里对这一情况提出了解释。他说,此书所论及的应当是“涉及西方的战争”,又说,有些读者会认为“战争的中国模式在重要性和令人感兴趣方面并不亚于西方”,意在暗示由于大多数西方读者对“战争的中国模式”不感兴趣,因而书中从略。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得体的解释。比如公元751年发生于中国唐朝的塔拉斯河战役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公元1842发生于中国清朝的鸦片战争曾经根本改变了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难道这些战争统统都不涉及西方吗?对于战争的某种模式可以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不感兴趣的历史事实难道也可以一笔勾销吗?
我其实无意于对《剑桥战争史》进行评论,因为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军事史学家一直都在刻意地编写着一部不公正的世界军事史,杰弗里·帕克先生不过承其余绪而已。我只是有感于此,反躬自问,觉得对待这种历史形成的不公正,实在不需空言相责,最好的方法恐怕还是径自讲述我们自己的军事历史,去让世界了解,世界自有公断。倘若我们自己都忽略了自己,又如何能指责旁人对我们的忽略呢?以上可说是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之邀而撰写插图本《中国军事史》的一个直接的动因。
可是写这样一本上下五千年,包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战方式的书,却是我个人力所难及的。令我感到荣幸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黄朴民、刘庆、钟少异三位先生的赞同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三位先生都是有成就的军事史专家,他们的参与合作给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华东师大出版社对此给予的理解和经费上的大力援助,更增添了我们撰写好中国第一本插图军史读本的信心。我们共同认为,一本科学普及性质的军事史,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其次是内容要简明扼要,最后,表述方式还要生动具体。这是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始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特点。经过三年的合作和努力,现在插图本《中国军事史》即将与读者见面了,我愿借此机会将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写出来,作为和诸位读者的一次交流。
谈到科学性,首先是对军事史概念要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史概念从来都很模糊,这与过去的研究方法有关。比如搞史的侧重于写战争,搞类书的侧重于研究兵制,搞典籍的则偏爱于诠释兵书;始终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实,和军事科学一样,军事史也应当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大体上应当包括兵制史、战争史、军事技术史、军事学术史和军事典籍史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拟议中的军事史,不应当写成战争史或是军事制度史,当然更不能写成军事思想史;只有把握好这个尺度去综合性地处理史料,我们提供给读者的才是一个完整的军事史。科学性更为主要的一点是,要把军事历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写,也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这样一个宏观思路来分析各个时期的军事状况。比如火器装备部队以后,明军的作战队形发生了哪些变化?只有对这些具体问题一一给予史料的说明,历史上发生的军事变化才是可以被读者所理解、认识的,军事史才成其为史,而不是资料的堆积。
简明扼明的内容是困扰我们的又一个难题。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清后期,它的内容又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的,在不足20万字的篇幅里要容纳这样长的历史过程和如此广泛的内容,的确非常困难。我们采取的方法:一是突出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而不是平铺直叙,比如三代军事重点是讲车战,而春秋战国军事的重点则是讲车战向步、骑战的转化;二是集中讲军事,尽量不涉及其他方面,比如军事指挥系统,重点是讲直接与军队相关的军政系统,而尽量不涉及属于政治层面的军令系统;三是尽量通过具体史料来展现军事变化本身,而对于这些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则不做展开论证。这样的简化和浓缩,自然大大增加了本书的总体容纳量,但是就每一具体历史时期而言,在体例和内容上却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难免挂一漏万之嫌,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
生动具体的表述方式不单是对文字风格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内容的要求。可是生动具体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研究工作为依托,而这正是本书在资料使用上的为难之处。我国过去谈兵的著作大多缺乏具体的实证性研究,对于各个时期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战术等等情况语焉不泽,特别是战争史的研究,由于缺少军事学术史的研究依托,习惯于从政治战略的层面去分析战争,其结果是大大模糊了战争的时代感和军事特质。坦率地说,在中国军事史领域,真正进行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还是近30年以来的事情,有鉴于此,我们尽其所能地采用了众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史料,使我们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充满了具体军事活动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军事史。但是这方面的空白课题毕竟太多,所以本书在有些地方,特别是涉及军制学范畴的一些内容,无法进行具体表述的,只能阙疑以待来日。更为重要的一项举措是,为了增强内容的直观性,我们编选制作了300张图片,与文学互为表里。这些图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附图,它们与文字稿一样都是内容的一部分,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有相当一部分实物图片都是需要通过阅读说明词才能加以解读的,所以本书图片的说明词也不是单纯的图名,而是文字稿的一部分。此书的图片在选择上花了很大功夫,不但求与内容相配,而且求其精美新颖,有些图片属首次发表,十分珍贵。还有一部分图片是我们自己设计绘制的,为了保证其科学性,图中出现的军事活动和军事器材装具,都经过仔细考证,有确实的史料依据。图片表述其实也是我国兵书的传统,如《太白阶经》、《武经总要》、《武备志》、《练兵纪实》等书都有大量绘图,本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我们撰写插图本《中国军事史》的目的是想通过史料的表述使读者对中国的军事历史有一个科学而又具体的了解,但是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军事历史而言,本书只能做一个粗略的勾勒。即便如此,本书的内容也触及了许多重大的军事课题,诸如:涉及世界文明史上步兵起源问题的中国春秋时期步兵的产生及其影响深远的方阵战术;汉匈战争与中国古代骑战的发展;金微山之战与北匈奴的走向;中国统一战争观的形成与统一战争战略轴线的变更;重甲骑兵的出现与甲骑具装;火器的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使用;西方火器的引进与明代早期的多兵种合成战术;中国海岸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早期的海防观;中国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军事革新;等等。相信会增加读者阅读时的兴趣,并引发许多有益的思考。
军事史是文明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全部意义上说,军队的作战方式、兵员构成与编制、训练以及兵器装备,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正如人们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或者龙山文化一样,如果没有那些出土的石斧和石刀,那个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关心和了解中国的军事历史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更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观念,以及作为一种文明的显现,中国的军事历史在世界军事史中所占有的分量;从而使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得以升华为执着的科学理念。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我们的共和国蒸蒸日上、正在崛起之际,难道我们不应当更加关心它的安危、企盼它的强大吗?出于这样的愿望,我们谨于新世纪之始将这本小书奉献给读者,并为此文以就教于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