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颖的方法,独到的见解

2001-12-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萱 我有话说
中国文学在近代发生了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动因之一就是近代西学对它的冲击。研究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探讨近代文学“新”、“变”的特征,都离不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山东大学郭延礼教授十余年来一直着力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方面的课题,先后有《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年)、《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1999年)等专著问世。2000年,他又推出《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这一力作,此书系统论述了西学影响下的中国文学在创作主体、文学观念、艺术形式、思想意蕴、文学语言、传播媒介、受众群体诸方面的变革。

本书动态地展示了中国文学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中重新认识自我、不断萌发新的因素、逐渐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奠定强有力基础的过程。无论是全书的篇章布局,还是对文学观念、艺术形式、传播媒介等具体问题的描述分析,都贯穿着这种动态的研究方法。作者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展示出这样的图景:在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渗入”,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学内部的稳定结构,各种新的因素潜滋暗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文学自身积蓄了自我更新的能量,汇聚成文学巨变前夕汹涌的暗潮。这样,作者的论析就突破了一般的影响研究的范式,其探索显然更为深刻、透彻。

本书的论述始终注重与文本紧密结合;而文本都得自作者收集和整理大量近代报纸期刊资料的收获。更可贵的是,本书始终充溢着浓厚的历史意识,且时有精辟之论。作者始终将研究对象纳入整个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形态的发展进程中,致力于揭示“中国文学近代化历程”这一独特主题。在本书中,作者描述和论证了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复杂变化和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后,认为它们在文学转型中既为后来的文学铺垫了道路,也因其本身的各种缺陷而产生过许多负面的影响。例如本书第八章关于早期话剧产生和发展情况的研究。作者在描述影响较大的春柳社、进化团、南开新剧团等早期话剧团体的活动时,既梳理了它们自身活动发展的清晰脉络,也进行了彼此之间各种横向对比,从而将其定位在文学从古典到现代转型中承上启下的中间一环,从而体现出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而又独具的“近代化”特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