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样的“雅闻”是很多的。比如,某小学老师作启发式教学,向学生问道,“春风杨柳多少条呀?”学生齐声答道,“万千条!”又问道,“六亿神州怎么摇呀?”答道,“尽顺摇!”“全堂活跃,效果极佳”。还有某“通才”问学生,“谁知道公治长是什么人?”学生默然,“通才”不满地摇摇头,又幽默地说,“他是孔夫子的学生嘛!还是孔老先生的女婿啊!……这是基本知识啊,要注意咧!”也是“全堂活跃”,“效果”据说不佳。那原因在于听课的不是小学生。有位年轻朋友去拜访老师,进门就问道,“令爱不在家?”老师不知怎么回答,那朋友笑着解释说,“令爱”就是您的“老爱人”啊!令公自然就是您啊!令郎就是您的“大少爷”啊!令尊是老祖父,令堂是老祖母,这些您都没有了,可以不问了。——那老师不是学文科的,也不知当今文化思想起了多大变化,听起来虽然有些“扎耳朵”,出于“习惯性”的“谦虚”,只好含含糊糊应付过去了事。
鲁迅说过,我们是不应该嘲笑青年的。我这里写出来,也决没有嘲笑的意思。那老师含糊应付了事,就是不敢怠慢年轻人的反映。为了证明这一点,再举一个我的同时代人的例子。他比我们年龄大得多,也没当过“班长”之类的干部,姑且就称他为“学长”吧,现在已是跻身于“专家行列”了。那还是“学长”青春勃发时期吧,有学生问他“岳武穆是谁?”“学长”很机智地回答说,“我为此查过许多资料,可惜至今还没查清楚这岳武穆究竟是谁?”……这属于“青年”甚至是“中年”的“笑话”,却没有影响“学长”后来成为“名家”啊!谁说“闹笑话”的青年“没出息”呢?
中国文化是很丰富的,要熟悉它真不容易,何况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但作为一个中国青年,且从事文化工作,只希望在撰写“论文”“专论”之余,适当扩大一下知识面,对于一些少见的用语,觉得有必要“臭转几句”时,不妨事先查一查辞书,力求弄个清楚明白,不闹或少闹笑话,岂不更好么?